清朝颁布剃发令,孔子后人不从,照杀不误
中国历史上清朝初期的时候颁布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由此可见当时这条剃发令实施的时候,当时孔子后人不从,也照杀不误。
剃发令事件
1645年6月15日 (农历五月廿二),清朝颁发剃发令。
汉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衣冠服饰。《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人成年之后就不可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满族的发型与汉人迥异,该族男子把前颅头发剃光,后脑头发编成一条长辫垂下。汉人的服装汉服以交领、右衽、无扣等为主要特色,满装的主要特点是立领、对襟、盘扣等。
清朝由居于中国东北的满族人建立。在入关之前,满族统治者在关外已然推行“剃发易服”政策。对被征服的汉人一律强令改变发式、更换服装,投降的明朝将士也必须剃发易服,作为臣服的标志。
清军于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入关时曾颁发“剃发令”,因引起汉人的不满和反抗,于是公开废除此令。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汉臣孙之獬受到其他汉大臣的排挤,恼羞成怒之下向摄政王多尔衮提出重新颁发“剃发令”。于是,1645年6月15日(距今373年)多尔衮下令再次颁发“剃发令”,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其执行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在发布剃发令的同时,还颁布了“易服令”, 1645年7月9日,清廷颁布“易服令”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汉族人民为保护世代相承的文物衣冠进行了此起彼伏的斗争。清朝统治者对此进行了暴力镇压,例如1645年发生的嘉定三屠事件即与“剃发易服”有关。此起彼伏的斗争历经37年之久,最终结果是满族封建统治者取得胜利,汉族大部分生者都剃发结辫,改穿满族衣冠;坚持不愿改换衣冠者要么被杀,要么逃到海外,要么遁入空门,带发修行。
孔子后人不从,也照杀不误
孔子的第62世孙孔闻謤反抗剃发令,孔闻謤写了一篇文章给多尔衮,希望用儒家的大道理感动多尔衮,让他同意自己蓄发。这篇文章交到多尔衮的手上之后,多尔衮反而想了很多,此时的多尔衮想到了一个方法。
看到孔闻謤的文章之后,多尔衮认为,只有孔子的后人带头剃发,才能够让汉人剃头。这样做肯定会给汉人起到一个表率作用。面对这样的情况下,多尔衮以顺治帝的名义给孔闻謤下圣旨,剃发令严格执行,任何人不得例外。
就这样孔闻謤剃发了,不过多尔衮将他罢官,看在是圣人的后人没有被判死罪。虽然孔闻謤是孔子的后人,但是多尔衮肯定是不管这些的,结果孔闻謤被剃发。被罢官之后的孔闻謤没有好日子过了,此时的他没有了仕途之路,罢官之后没多久就去世了。
由此可见当时清朝颁布剃发令时候,引起了多少人的斥责,对此你怎么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