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清朝八旗中为什么会有俄罗斯人 他们是怎么来的

2022-05-19

在清末湘淮团练崛起之前,大清王朝的国家军事力量主要是八旗和绿营,八旗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绿营,清朝国家常备兵之一。顺治初年,清朝在统一全国过程中将收编的明军及其它汉兵,参照明军旧制,以营为基本单位进行组建,以绿旗为标志,称为绿营,又称绿旗兵。全国绿营兵额总数时有增减,在咸丰以前大约六十万左右,较之八旗兵多三四倍。在清朝前期,尤其是在康熙初平定三藩之乱及在乾隆中叶以前的历次战争中,绿营都曾起到重要作用。

但是,有一个冷知识可能极少有人知道,八旗中竟然还有俄罗斯的编制,也就是说,清军主力正规军中有俄罗斯人!

那这个就有些意思了,这些俄罗斯人是哪里来的呢?

俄罗斯在黑龙江流域的扩大,几回被清军打败,可是东北人烟稀少,一旦清军回撤,俄人又再东山再起,终究在两次雅克萨之战今后,清朝和俄罗斯签订了《尼布楚公约》,使得俄罗斯的东扩脚步中止,确保了100多年的平和。

其实熟悉历史的人大概能猜出来,17世纪的时候,俄罗斯的哥萨克探险队扩张到了中国东北边疆,并和清军产生了冲突,这是清王朝与俄罗斯人的主要交集,那么清军中出现俄罗斯人,肯定和这个有关吧。

是的,这支俄罗斯编制的八旗部队主要就是雅克萨之战中的俄军俘虏,当然也有些之前就投诚的俄罗斯人。

在彭春率领的首次雅克萨之战,清朝宣告成功,俄军屈服。清军把抓获的700余个俄国人遣送回国,还有40多人不肯回国,于是就跟从部队回到了北京。留在我国的这些俄罗斯人是哥萨克人,哥萨克人的控制阶级和贵族被俄罗斯沙皇收买今后,沙皇使用哥萨克人占据了西伯利亚,并且到到达黑龙江和太平洋沿岸。他们是沙俄帝国开拓边境的首要力量,在东欧,中亚和东北亚都有他们的散布。

这40多个哥萨克人被编入镶黄旗,驻守北京东直门。康熙皇帝并答应他们把一地点北京胡家园胡同的关帝庙改为东正教堂,这即是今日的北馆,今俄罗斯驻华使馆地点地。这些哥萨克人被称为阿尔津巴人。

那些人被允许和死刑犯的遗孀结婚,于是也在中国一代代繁衍,这个族群被称为阿尔巴津人,虽然渐渐汉化,但还是信仰东正教, 1713年开始,俄罗斯东正教会还会给北京派送东正教北京传道团,到十九世纪末,估计有1000位阿尔巴津人居住在北京。

留在我国,一切都开端汉化,除了体貌体征不再有俄罗斯人的特点以外,他们的姓氏也改了,改姓的原则是依据谐音改成了汉姓。罗曼诺夫改为罗姓、哈巴洛夫改为何姓、雅克甫列夫改成姚姓、杜必宁改为杜姓、贺洛斯托夫改为贺姓等等。

现在这些人的后代还在,只不过几乎完全汉族化,身份证上通常也是标记汉族或满族。

1956年,苏联大使馆出钱,为迁出北馆(即苏联大使馆)的阿尔巴津人后裔,在北京真武庙一代,兴建了集体住宅。

而在当时,由于俄罗斯人已经有一定规模,所以八旗中有专门的俄罗斯军队的编制——一个佐领,这个佐领全称镶黄旗满洲都统第四参领第十七佐领,俗称俄罗斯佐领。

据《钦定八旗通志·旗分志三》载:第四参领第十七佐领,系康熙二十三年将尼布绰(尼布楚)地方取来鄂罗斯三十一人及顺治五年来归之鄂罗斯(俄罗斯)伍朗格里、康熙七年来归之鄂罗斯伊番等编为半个佐领,即以伍朗格里管理。后二次又取来鄂罗斯(俄罗斯)七十人,遂编为正佐领。

可以看到,根据史料记载,当时清军中的俄罗斯人规模竟然达到百人以上,只不过归顺清朝后,他们基本就不怎么干正事了,而是在北京都市过着游手好闲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