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海南的印迹:对海龙王的信仰与贸易有关
琼海市嘉积镇逢龙村古民宅墙上的祥龙。海南日报记者李幸璜摄
兔走龙来,祥龙贺岁。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既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更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从距今8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上下数千年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在古代,龙象征着皇权、神权,是不可侵犯的威严,而在今天,龙已成为一种吉祥物,飞入寻常百姓的生活。在民俗节日中,与龙相关者有祭龙神、洗龙水、舞龙灯、赛龙舟等;在各种各样的文字、图案、地名中,更不乏龙的身影。
地处大海之南的海南岛,自古以来沿续了与中原大陆一脉相承的龙文化,也有因地域特色而凸显的海龙王信仰,及由此衍生的较为独特的海神文化。千百年来,龙的符号在海南岛无处不在,并在历史长河中演绎得多姿多彩。
值龙年到来之际,本期海南周刊推出特别报道,溯源、梳理龙文化在海南民间的流传、演绎及其留下的深深印记,并借此向广大读者道一声:龙年大吉!
千百年来,中华龙的足迹已演化在天地之中。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降;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在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曹操在青梅煮酒论英雄一段里对龙进行了如此概括。寥寥数字,道出了龙能屈能伸、纵横四海的性格,和中华民族龙腾虎跃的英勇气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一种信仰观念,是惟一能被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年龄、不同地位人们所共同崇敬的神物。在海南,同样可以随处追寻到龙的历史印迹和文化符号。
民间信仰源自祭祀南海龙王
宛如一片绿色的叶瓣,漂浮于蔚蓝浩缈的南海之中。从地图上看,海南岛总能予人翩跹遐想。那自天外滚滚而来的沧海,蕴藏着多少惊天动地的浮沉与沧桑,令人不解的深奥。不知从何时起,海南岛上的原始先民,从海洋变幻莫测中萌发出一种朴素宗教观念:相信海神的存在。
关于海神,先秦的典籍里即有记载。对海神祭祀的最早记录出现在《礼记·月令》,提到了“四海海神”。在唐代,有东、西、南、北四个海神的传说,每一个海神都有特定名号,如南海神就叫作广利公。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名篇《南海神庙碑》说,四海海神中“南海神为贵”。大概因为这个原因,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进一步加封南海海神为洪圣广利王。对海南海神文化有专门研究的海南大学教授周伟民认为,对南海海神的加封,不仅是在政治上国家对疆域控制范围的象征,而且也是民间广大老百姓精神追求的标帜。
“海南岛的地理环境,尤其适合海神的传播。”周伟民认为,正如唐胄在明代正德年间所修《琼台志》所描述的,海南岛是“外匝大海”,要有“居安虑危之道,方称保民”。人们要化险为夷,当时人们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即依靠自然力:祭祀海神。“联系到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中的龙文化,于是南海广利王在海南的民间即演变成海龙王。”
这种素朴的民间信仰,从岛上先民逐渐向外扩散。历代自中原渡海到海南来的人士,都要先祭祀海龙王,以祈求安全渡海。据载,唐朝贬官王义方,到儋州任吉安县丞后,为黎族子弟讲经授学,是岛上传播中原文化第一人。当他行至南海时,写祭文与舟人一同祭祀海龙王。
清代学者屈大钧在《广东新语》卷六《海神》中进一步作了描述,“溟海吞吐百粤,崩波鼓舞百十丈,状若雪山,尝有海神临海而射。……海神甚灵,(明)嘉靖间有渡海者,见海神特立水上,高可丈余,朱发长髯,冠剑伟丽,众惊伏下拜,海神徐掠舟而过,有光经久不灭。次日有三舟复见,大噪拒之,风波大作,舟尽覆。语云:‘上海人,下海神。’盖言以海神为命也。”
诸如此类的奇异传说,录于古籍中或广泛传于民间,足证海南民间信仰的海龙王祭祀之久远普遍。这种拯救海上灾难的传说,在海南的海上航行中成为了一种信仰。于是,一代又一代出海人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系于海龙王的保护之中。
文化符号演绎多彩民俗风情
在海南岛先民心目中,海龙王是一种护佑平安的海神形象,它不但是调节阴阳、润济民间万物的正神,又是在时间移动中专事拯救灾难的善神。于是,关于龙的文化符号在海南岛无处不在,并在历史长河中演绎得多姿多彩。
在长期的研究和田野调查中,周伟民和唐玲玲伉俪发现,龙王庙作为一种承载民间信仰和情感的具象载体广泛存在,海南很多地方都有龙王庙,如鹿回头半岛南边海路有龙王神州庙,崖城保平港有五龙大王庙,这些庙宇供奉的是五龙大王。每年的正月十五和四月初八,当地渔民会组织规模很大的祭祀活动,各家各户放鞭炮,祈求龙王保佑一年平安。
而古代的陵水,就建有3座龙王庙。据道光《琼州府志》(卷八)载,陵水县“龙王庙有三:一在城南。康熙三十六年知县李聘率邑人创建,乾隆五十七年知县瞿云魁重修。一在洞楼港,一在赤岭壁港。”成书于1935年的民国《儋县志》(卷四)也记载,海南的古儋州即有龙王庙。该“龙王庙,在东门外观音庵前。久圯。嘉庆十九年,知州言尚炜捐修。”
自宋朝开始,万宁市港北港就保留着每年端阳节赛龙舟的传统。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港北沿海的渔
家儿女于初四破晓前便宰鸡杀鹅、包粽子,酒足饭饱后,身着节日盛装组队赛龙舟。只见队队精壮虎将,身着统一服装,跨上龙舟,在广阔的海面上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志竞渡。港北两岸,几里长滩,欢声沸腾,十分壮观。
从久远的年代起,舞龙活动经久不衰,一代又一代也在海南各地流传下来。儋州中和古镇闹元宵,十里长街灯火辉煌,锣鼓喧天,人头攒动,数十条舞龙腾云驾雾,有的昂首舞动喷吐烈焰,有的俯冲游弋追逐彩球,龙身游走飞动……
每年端午节这天,海南人可以不吃粽子,不赛龙舟,却一定要洗龙水。据说,海南先民对屈原投江寄予了美好的愿望,认为屈原投江后变成了龙神,在端午节这一天会出来活动,这天所有的水也就变成龙水,人们洗龙水可以得到龙神的保护,一年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海龙王护佑平安的祈求,不仅在汉族流传,在少数民族中也有着共同的民间信仰。周伟民说,海南的黎族,除了岛上的原住民外,也有“百越”人迁移而来,而百越族的文身习俗,也与向海上龙王祈求护佑平安有关。他们在身体上纹上蛟龙图案,寓意为倘若不小心落入水中,海中蛟龙见了文身,认为是同族便不会伤害他们。随着纺织技术的提高、海南与中原联系的日益紧密,黎锦的精华海南黎族龙被开始成为朝廷贡品,长驱直入皇城宫墙。
海南苗族的民间祭祀活动中,也有每年农历正月元宵、七月十五和八月十五等时段跳招龙舞的习俗。举行祭祀仪式时,他们设坛焚香,杀鸡、宰猪祭拜祖先,祭拜完毕,由文、武大道公手持代表龙的长木剑,头戴龙帽,身穿绣有龙图案的长袍,带着小道公以舞蹈为形式,手舞足蹈表演祭拜祖先招龙的各种动作,祈求龙保佑他们丰衣足食,风调雨顺。
龙的精神蕴藏蓝色国土使命
人们对于海龙王的信仰和崇拜,随着唐代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的发达而日益兴盛。
南海海神被封为广利王,是“广徕天下财利”之意,也为“广利生民”之意。宋元以后,南海贸易日益繁荣。当海上丝绸之路的船舶频频来往于广州、扬州、泉州等港口的时候,海南岛是南海航行必经之地,一些港湾也成为往来商船避风的场所,宋代来海南贸易的外国商人显著增加。宋代宰相李光贬海南后,曾写下《阜通阁》诗,描绘宋时海南与海外通商情景。但他诗中也指出,要使经济繁荣,老百姓得到实惠,必须“除国蠹”,“去民蟊”。“可惜在当时是无法实现的。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去祈求海南的龙王在‘广利众生’时必须做到的。”周伟民说。
“除了作为一种信仰观念历代传承之外,海南人还将龙从一般动物形象中抽象出来,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名称,而这又是多元的,如许多地名含有“龙”字,如龙昆路、龙舌坡;建造庙宇龙王庙供奉龙王;海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中的精华龙被等。”周伟民认为,这些概括起来有三,一是龙的信仰广泛运用日常生活中,并将这些经典传统与民俗相对互动,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生命力,从而让传统文化润泽人们的心灵,不至于陷入人与自然相对立的迷思;二是作为中华民族徽图标志和文化象征,龙的精神在海南体现为八个字:宽合、奋进、福生、谐天,宽合即宽容、化合;奋进即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福生即造福众生;谐天就是与天和谐;三是龙带来的是一种海洋意识和海洋环保观念,捍卫蓝色国土应该承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责任。
“二月二,龙抬头。”自2005年农历二月初二开始,三亚大小洞天旅游区每年都会举办中国三亚龙抬头节。其核心活动是南海龙王暨南海祭祀典礼,将中国古代的四海之祭、现代海洋文化意识、海洋国土观念融汇灌注于传统祀典之中,并融入海南本土民俗祭海礼仪,从理论和形式上提升这一渊源有自却长期以民俗形态传承的文化传统。
现今,日渐西化的商业生活冲淡了传统的龙文化。周伟民建议,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大背景下,应大力倡导龙文化,通过商业活动来恢复传统的龙文化,如用龙来作为品牌标志,把龙文化拓展到品牌建设当中,让龙文化走入千家万户,海南越来越丰厚的龙文化积淀,会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越来越具有市场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