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军史忠魂:解放军唯一外籍将军洪水的传奇

2022-05-19

洪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的将军中唯一的一位外籍人,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位双重军籍、双重党籍的“双籍将军”。对于这个国际主义战士的杰出代表、中越友谊的传奇纽带,毛泽东是这么评价的:“洪水的性格是执着、透明的。这样的干部使用得好,是驰聘千里的骏马,否则就是爱尥蹶子的马。”这段话,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洪水将军光辉而又曲折的战斗人生。

“敌人不是骂我们‘洪水猛兽’吗,我就叫‘洪水’”

洪水原名武元博,1908年10月1日生于越南河内市。1925年,遵胡志明之嘱,他与黄文欢、范文同等30多位越南革命青年来到中国广州仁兴街,成了胡志明“越南政治训练班”第二批学员。结业后,大部分越南青年回到了越南,而洪水和一部分越南青年留在广州,成了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在这里,洪水经陈一民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6个月后,洪水黄埔军校毕业,成了留校工作人员。

抗战资料图

1927年12月,洪水等30多位越南战友跟随叶剑英指挥的第二方面军第四教导团,参加了广州起义。他们的具体任务是攻打广州最顽固的反动堡垒---广州公安局。他们殊死激战,占领了广州公安局,释放了在押犯,其中有100多名是黄埔军校学生。这些同志获救后激动地高呼:“国际主义万岁!”

广州起义在强大的敌对力量包围中失败了。洪水暴露了共产党员身份,无法在广州立足,便去泰国协助胡志明、黄文欢等人,将在泰国的越侨青年组成“合作会”、“亲爱会”、“越南革命青年同志会”三个支部和一个总支部,领导越侨开荒种植,既维持生计,又为越南革命筹措经费。

1928年6月,中共两广省委通过“越南革命青年同志会”,将洪水密召至香港,从事香港海员工会工人运动的组织工作。

抗战资料图

香港的工运工作刚刚开展,江西井冈山斗争形势吃紧,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的红四军主力不得不跳出包围圈,向广东逼近,并向中共两广省委紧急求援,要求输送一批训练有素的军事干部以增强部队的战斗力。洪水便奉命赶到东江地区,成了新成立的红十一军三十四师连政治委员。

当他带领连队在东山一带活动时,看到敌人的传单上常把共产党说成“洪水猛兽”,他很生气。在一次连队军人大会上,他对大家说:“我原名武元博,中国名叫‘鸿秀’。同志们说,这是女人的名字,缺乏战斗性。说得对,改名啦!敌人不是骂我们‘洪水猛兽’吗?我就叫‘洪水’,大家叫我洪水吧!”没想到,另一位同志接着说:“我也改名,叫猛兽!”可惜,猛兽在后来的一次战斗中牺牲了,而洪水却真的像洪水那样在革命的河道里一直奔腾向前。

烽火中的患难夫妻

洪水在五台县四区工作时,结识了区动委会女干部陈玉英,两人在交往中渐渐萌生了爱意。有人不解,问陈玉英:“中国人千千万,干嘛找个外国人?”陈玉英回答说:“他帮助我们革命,他领导我们抗日,为啥不能找他?”

1938年春节,陈玉英的爷爷替陈玉英和洪水办了一桌结婚酒,请来了区动委会几位同志给他们当证婚人。两人就此走进婚姻的殿堂。

婚后,陈玉英接受洪水的建议,更名为陈剑戈。

抗战资料图

1941年8月,洪水在抗大二分校当教员,陈剑戈则是抗大二分校女生队指导员。这年的秋季反“扫荡”,洪水带着本校二梯队100多名同志向唐县转移。这时,陈剑戈怀孕已经8个月了,她凭着巨大毅力和队伍一起昼伏夜行。9月4日,这支队伍行至唐县境内的鳌鱼山下,突然与日军遭遇了,地形对我相当不利,再不突围,就有覆没的危险。洪水顾及行动不便的妻子,不忍下达突围的命令。

在此危难之际,陈剑戈向他大声吼叫:“洪水,别犹豫啦,你不能为了我让上百号战友等死呀!突围吧!快下命令吧!”未等洪水发话,她就拉着女医生李宁离开了队伍,向相反方向走去。洪水含着泪水向队伍发出了突围的命令。

一阵枪声之后,山谷中终于平静了。

陈剑戈和李宁医生在树丛里藏了三天三夜,好不容易在一个小山村外遇见了一位好心的军属大嫂。刚在她家喘了口气,日军又进山扫荡了,三个女人又不得不躲进荒山野岭中。那20天里,她们渴了喝泉水,饿了吃野枣,风餐露宿苦不堪言。

10月的一天早晨,暴雨倾泻。陈剑戈在毫无遮挡的野地里万分艰难地生下了一个女婴。实在不能动弹了,她就在泥水中躺了4个小时。对面山上的“消息树”又倒了,日军又进山了,她们三人只好抱着女婴,混在群众中向更远的深山走去。

10月中旬,反“扫荡”结束了。抗大二分校校长孙毅派人找到了陈剑戈。洪水接过妻子递来的骨瘦如柴的女儿,饱含泪水地说:“你是位经暴风雨洗礼的孩子,就叫‘暴风雨’吧!”6个月后,病魔夺去了“暴风雨”的生命。

1943年夏,洪水、陈剑戈一同调入中央党校学习。在那6平方米的窑洞里,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孩,取名小丰。

1945年8月,越共中央准备在日本投降后立即举行全国范围的武装起义,国内需要大批军政干部,胡志明与毛泽东等中共领导协商后,决定调回一批在中国工作的越南同志。为了避免累赘,规定他们一律不准带家属小孩回越南。

“赠山弟”名片的丰富内涵

洪水告别妻儿,回到了越南,更名阮山。胡志明看到20年前借黄埔之炉而煅造的火种回来了,十分高兴地说:“山弟,好样的!祖国正等着你呢!”越南党中央任命阮山为越南南方抗战委员会主席兼第五、六两个战区司令员和政治委员,负责越南南方的抗法战争。

抗战资料图

1947年初,洪水调任第四战区司令员兼政委,扼守越南中部咽喉,使第四战区成了越南抗法战争的坚强堡垒。洪水便成了令敌丧胆、人民爱戴的阮山将军。

1947年10月初,法军出动两万多兵力,分三路进攻越北根据地,企图摧毁越共领导机构。越北人民军诱敌深入,洪水指挥的四战区则卡住敌军南逃之路,从而取得了越北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军的秋季攻势。

为了壮国威、振军威,1948年1月,胡志明颁布了授衔的政令:授予武元甲同志大将军衔;授予阮平同志中将军衔;授予阮山、铁雄、朱文晋、黄参、黄文泰、黎献梅、文进勇、陈大义、陈子平等同志少将军衔。

洪水接到授衔令后,思想上有疙瘩,要把少将军衔让给别的同志。因为身居敌后,不能与越北的胡志明交换意见,就给胡志明发了一份“火速公文”。这时,胡志明正在越北丛林里与越南童子军领导人黄道翠谈话,看到这份“火速公文”后,他微微一笑道:“我知道了。”身边没有纸张,他就掏出一张名片,在上边用中文写了“赠山弟:胆欲大,心欲细,智欲圆,行欲方”15字给洪水。看到“山弟”之称,洪水感觉特别亲切。1924年,胡志明、范文同、洪水等9位越南革命者在中国广州结成九兄弟,那时,洪水他们称胡志明为“山哥”。胡志明则称他们为“山弟”。此刻,胡志明称洪水为“山弟”,深层含意不言自明:“山哥”有难处,必须压低“山弟”的军衔,以换取大局的平稳。名片上的题字,既是胡志明处事为人的原则,又是他对洪水的勉励和鞭策。看到这张名片,洪水立刻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这个少将军衔。

这张“赠山弟”名片,蕴含着越共党史的丰富内容,也是胡志明及洪水等老一辈革命者立党为公的极好见证。越南人民珍惜它,特别将它珍藏于越南河内的胡志明博物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