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之战:邲之战后晋国的反击战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称霸,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称霸,其实相隔的时间不长,因为一国称霸不能代表其他国家就很弱。城濮之战楚国输得很惨烈,但是并未伤及根本,同样的邲之战晋国落败也并未损害元气,所以公元前575年,长期称霸的晋楚在鄢陵展开大战,这一次晋国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那么晋楚鄢陵之战是怎么打的呢?
其实在春秋时期,除了一些特别小的国家有被灭的危险以外,大国之间都是相互制衡的,即便是战国时横扫六国的秦也是经过了几代人的积累,才实现大一统的伟业。所以晋楚两国争霸,纷争不断,却谁也没能真的灭了谁,而邲之战的失败,晋国也一直在寻找机会一雪前耻。
而后晋国在麻隧击败秦国,而楚未按盟约及时援秦,秦楚联盟产生裂痕,而后晋国又与吴国联盟。楚国当然也不会干看着,出兵攻郑、卫,迫使其叛离晋而依附楚。但是小规模的纷争也会成为大战的导火索。
郑国发兵攻宋,全歼宋军。小国打架其实也是大国态度的反应剂,保宋图郑或保郑图宋成了是两个被依附的大国要考虑的焦点。晋国虽有内患,但仍然认为争霸的时机到了,于是决定伐郑救宋,进而与楚国决战,争夺霸权。
公元前575年4月,晋厉公为顺利渡过黄河,与卫联盟威胁郑军侧背,同时联络齐、鲁、卫等会集鄢陵。
这时楚国君主已经传到了共王手中,听闻晋厉公亲自率军南下攻郑,也亲自带兵救郑,本想先人一步到达鄢陵,以优势兵力制胜,却不料晋军决心坚定,不仅比楚军快一步,甚至比晋国联盟军队还快。
[page]六月二十九日,两军对垒。楚军率先出击,晋军迎战。各国的谋士都是到处轮转的,所以晋楚两国也各有对方的旧臣。晋军的优势就在于,这位楚国旧臣十分积极地给晋厉公出谋划策,而楚国这边的这位晋国旧臣则不设谋。
晋军听取谋略,分左右进攻。楚军在晋军中军薄弱,且厉公乘车陷入营前泥沼,立刻攻击厉公,结果人没打着,楚共王伤了左眼,楚军锐气大减。
晋军乘胜追击,却恪守不辱伤国君之礼,让郑成公逃掉了。楚军虽失利,主力还在,准备再战,晋军也不示弱,宣告再次决战。
楚共军却担忧晋军援军将至,楚本就在劣势,若是吴国趁机偷袭楚国,恐后方将危,然后楚国就撤兵了。
这一战,晋国在与楚国长期争霸的过程中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楚国知难而退,保存了主力;晋国恪守“礼”,未对楚军赶尽杀绝。其实楚国在邲之战时也未对晋军彻底打击,这也就是春秋时代军礼原则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