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释兵权的背后,是这位开国功臣,导致宋朝的军事孱弱
应该都听过这样一句话,那就是北宋缺将,南宋缺相,这一句话说的非常的有道理,当时北宋确实非常的缺少武将,那是因为赵匡义杯酒释兵权的原因,不断的消耗武将的权利,使得最后被北方崛起的金国来了一个靖康之难,从此灭国,等到了南宋,好不容易不缺将领了,反过来有却相,使得国内政治一直都没有得到改善,最后出现了大奸臣秦桧还是忠将岳飞,最后也没有打败金国,这两件事就反映出来了宋朝的短缺之处。
而对于宋朝军事孱弱的原因,很多人归结于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宋太宗的作战计划图,这是客观存在的历史史实。宋太祖虽然使用了杯酒释兵权,但是抑武并不重文,宋太祖执政期间都是采用文武制衡的方式,宋太祖曾经对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意思是五代时期藩镇割据,老百姓深受其苦,现在我选用一百多儒臣去做地方官员,即使他们都贪污,危害也比不上一个武臣。这里宋太祖意识到武官的危害,但同时也知道文臣的秉性,因此,赵匡胤对文臣和武臣都没什么好感。宋太祖也一直采用的是文武制衡,只不过这个政策在一个大臣的推动下,慢慢开始走偏,加上赵光义得位不正,导致路线完全偏离。
那么推动宋朝重文轻武的大臣是谁呢?这个人就是宋初名相:赵普。
亲自侍奉赵匡胤父亲赵弘殷
赵普祖籍幽州蓟县,曾祖父在唐末任三河县令,祖父赵全宝在唐末任澶州司马,父亲赵迥,五代时任相州司马。后因战乱,举族迁居常州(今河北省正定县),后又迁至洛阳。赵普少年的时候沉默寡言,为人淳厚。不过即使如此,还是有当地的豪门大族看上了赵普,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赵普,这个时候的赵普只是一个普通青年。
赵普进入官场多亏了两个人,一个是永兴军节度使刘词,他在后周显德元年征辟赵普为从事,刘词临死的时候还上表举荐赵普。在显德三年的时候,宰相范质奏请任命赵普为军事判官,这一次任命给了赵普改变命运的敲门砖。当时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在滁州养病,而赵普像亲生儿子一样在赵弘殷面前朝夕侍奉,喂饭和汤药,这让赵弘殷非常的感动,于是就拿赵普当同宗族的人来看待。
有些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侍奉个汤药,赵普就发迹了?其实这跟现在有些人骗老年人买保健品是一个道理,人心都是肉长的,任谁也架不住有人比亲儿子还要热情的嘘寒问暖,所以这些老年人心甘情愿被骗,赵弘殷也是一样的道理。
赵普以赵弘殷作为突破口,成功引起来赵匡胤的注意,于是赵匡胤就把赵普叫过来谈话。一番长谈赵匡胤以后发现赵普的确跟普通人不一样,于是就开始重用他。赵普之所以会找上赵匡胤,倒也并不是能够预测赵匡胤日后会当上皇帝,而是因为赵匡胤是当时后周世宗柴荣面前的红人,赵普跟着赵匡胤不会混的太差。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
追随赵匡胤的日子越长,赵匡胤对赵普的信任也日益加深,而真正让赵普成为心腹的则是陈桥兵变。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当上皇帝的重要事件,史书的记载都是赵匡胤喝多了,被他的大臣黄袍加身成为了皇帝,这件事情首先是赵匡胤自己想做的,但是作为一个最终受益者,赵匡胤不能表现地那么明显,于是赵普就成了赵匡胤的嘴巴和手足。
赵匡胤出征以后,在陈桥驿这里,赵普领会到赵匡胤的心意,于是一手推动了陈桥兵变,在他的怂恿和策划下,赵匡胤黄袍加身,成为皇帝,并在宰相范质的支持下坐稳了皇位,建立宋朝。
之前赵匡胤的父亲就拿赵普当同宗族的人看待,现在赵匡胤更拿赵普当自己人,经常下朝以后去赵普家里做客,称赵普的妻子为嫂子,可见赵匡胤对赵普的信任。
但是赵普并不是科举出身,严格来说是一个小吏,因此在引经据典以及对对答国家事务上显得不是那么高雅,赵匡胤也因此劝赵普多读书,于是赵普每次回家,就关起房门,从书箱里取书,认真诵读。第二天上朝处理政事,总是十分敏快。后来,家里人发现,他的书箱里藏的不过是一部《论语》。于是就有了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赵光义当了皇帝以后,赵普曾经当过宰相。赵光义曾问过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个说法,赵普的回答是:“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书。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便天下太平。”后来,赵普死后,他的家人在他的书箱里也只发现了一部《论语》,于是更加证实了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论语》真的有那么神奇嘛?当然并不是,《论语》是一个工具书,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要看使用的人,赵普本来就是个聪慧的人,只不过缺乏理论的支持,有了这部《论语》,赵普也就融会贯通了,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说法。
宋朝基本政策的推动者
宋朝的基本政策当然是由赵匡胤和赵光义两个皇帝制定并确立的,但是背后的推手却是赵普无疑。
宋朝立国之后的走向是由两个事件决定的,一个是杯酒释兵权,另外一个就是统一全国采用先易后难的方针,这两个政策背后都有赵普的身影。
首先来说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对于武臣是抱有深深的戒心的,但是推动杯酒释兵权政策的却是赵普。拥戴赵匡胤的都是赵匡胤的结义兄弟,所以赵匡胤对他们是很放心的,但是赵普却劝赵匡胤早点处理这个事情,原因就是万一这些大臣的手下也有了富贵之心,也来一出黄袍加身怎么办?赵匡胤这才下定决心处理这件事情,于是就有了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做这件事情之前已经开始解决藩镇尾大不掉的问题,并且还没有统一全国,也就是说赵匡胤对这件事情是心里有计划的,只是赵普的一再劝说让赵匡胤心里发慌,才提前动手的。
这一决定导致宋朝早早地斩掉了自己的左手,赵匡胤在位还能处理,赵光义这个不懂军事的人上来才有了作战军事图的事件,也就是出征之前赵光义把作战图都定好,大将只要按照这个图排兵布阵就行了,导致宋朝军事实力大减。
再说第二个事件统一全国先易后难,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的确可以缩短统一全国的时间,但是这也埋下了一个巨大隐患,那就是导致军队不能迎难而上。
古代作战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也就是打顺风战会比较有利,一旦出现失误,崩盘的可能性非常大,只有能够迎难而上的军队才是百胜之师,只有亲身经历过作战的困难并克服,这样才能克服对于强大敌人的恐惧。
宋朝先易后难的策略导致宋朝军队一直在面对自己弱的政权,打胜仗也是非常自然的,但是统一了南方以后,再去面对强大的契丹的时候,宋朝的军队就无法克服心理的恐惧,一旦作战失利就一溃千里,赵光义的高粱河之战就是如此。
而推动先易后难的策略的也是赵普,虽然最后做决定的是赵匡胤,但是有了赵普强力的支持,才使得这个政策推动下去,在日后战斗上宋朝军队只打顺风顺水的战斗,无法克服对契丹的恐惧,这一直延续的南宋灭亡。
人物评价
朱元璋:普诚贤相,使诸将不早解兵权,则宋之天下未必不五代若也。史称普多忌刻,只此一事,功施社稷,泽被生民,岂可以忌刻少之!
张燧:①宋之兴也,赵普以半部《论语》佐艺祖致太平,而其后也,遂有濂洛诸儒之盛,是所谓青出于蓝也,所贻者远矣。②宋之兵孱国弱,始于赵普。方太祖时,曹翰欲取幽州,承周世宗一日取三关之余威。时辽国多隙,取之必矣。赵普亦知翰能之,而不胜嫉媢之心,巧为之阻。太祖承五代之敝,畏难苟安,玩时愒日,故从其言,而金、元之祸,中国人类几为匈奴之牧马场,皆普一言,兆数百年之祸也!其渝金匮之罪,犹在此下乎!
李廷机:赵普辅国政,帝有为必请。普或告养亲,辄举吕馀庆。上下悉调停,中外皆敬谨。
对于这位大臣你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