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五台山中清凉境 黛螺顶上小朝台

2022-05-19

五月,闷热的夏天悄然来临。山外的世界日渐燥热起来,而山中仍独守着一份清凉。五台山,在佛教名山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双重身份下,正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四方来宾,那便是大自然与佛法智慧共同营造的清凉之境。在这里,人们不仅能获得身体的清凉,也能得到心灵上的清净。顾名思义,五台山是五座山,分别由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和中台翠岩峰五座相互连接环绕、挺拔秀丽的山峰组成。五山怀抱之中,是佛教寺院最为集中的台怀镇。对于大多数游客和香客来说,台怀镇便是五台山,而登上台怀镇的黛螺顶,朝拜那里供奉的五方文殊,则是这次旅行的重要目标。一、黛螺顶与中国其他的一些小山峰一样,黛螺顶也有很多的别称,但无一例外都是以其外貌为命名依据。此山形如大螺,故山巅名曰大螺顶;又因盛夏时节,山上草木青翠,远远望去呈现一片黛青色,因此又被称为黛螺顶,或名青峰。“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黛螺顶上古寺名叫佛顶庵,今天,人们只能从立在佛殿旁的石碑依稀辨认出这个名称。现在,黛螺顶既用来称呼这黛青色的山巅,也被当成了山顶寺庙的名称。登黛螺顶的方法有两种,乘坐缆车和步行。对于普通的游客来说,坐在缆车上放眼五台,饱览秀丽山色与佛国胜景,尽情享受旅行所带来的轻松惬意,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而对于大部分的香客来说,步行登山更受欢迎,因为唯此方能表达其信仰的虔诚。在登顶的路上,随处可见虔诚的朝山者匍匐跪拜,夹在熙熙攘攘的游客中,庄严的身影令人肃然起敬。步行登黛螺顶的路有两条,一条沿北端的山脊而上,一条沿南端的山脊而上,两条山路从山脚下分开,到山顶寺前交汇,状如括弧。北端的山路略缓而斜,南端的山路基本是直上直下。这两条路不仅仅是游览和朝圣之路,也是黛螺顶僧众出入世间的法门,上得山去,便遁入空门,礼佛诵经,参悟佛理;下得山来,便踏入尘世,利乐有情,庄严国土。由于没有登顶的公路,时至今日,黛螺顶僧众依旧用最原始的方法解决日常所需,从吃穿住行到过冬的木炭,都是他们赶着骡子驮上山顶。正是因为这样艰苦的条件,黛螺顶僧众依旧保持着淳朴节俭的生活作风,以及对佛法的最本真的体悟。登顶之后,便可见一座古老的牌楼耸立眼前,上书“大螺顶”三字。穿过牌楼,迎面的便是石狮和山门了。据黛螺顶知客介绍,黛螺顶寺庙坐东面西,占地3000平方米,内有殿堂僧舍48间。跨进山门,在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天王殿、旃檀殿、五文殊殿和大雄宝殿。天王殿,内塑四大天王。旃檀殿为六角重檐攒尖顶,内供释迦牟尼佛。五文殊殿因为内供五方文殊,成为黛螺顶最受欢迎的大殿,也是游客不辞辛苦登上黛螺顶的最大动力。因为有五方文殊殿在前,寺庙的主要建筑之一大雄宝殿反而少有人光顾,这座大殿供奉着铜铸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和帝释天、大梵天、迦叶、阿难等,塑有十八罗汉彩塑。根据相关记载,黛螺顶创建于明成化年间,明万历年间和清康熙、乾隆年间都曾重修和补修。寺内中殿檐台下左侧立有石碑,正面刻有乾隆十五年冬御制大螺顶碑记,对黛螺顶作了较详细的叙述。碑背面又有乾隆五十一年暮春登黛螺顶御笔题诗:“峦回谷卷自重重,螺顶左邻据别峰。云栈屈盘历霄汉,花宫独涌现芙蓉。窗前东海初升日,阶下千年不老松。供养五台曼殊像,黎疑未识真宗。”今天,阶下千年不老松仍青翠如旧,细数庭前人事变迁。而关于五台曼殊像的诗句,也引发了后人对黛螺顶供奉五方文殊菩萨原因的种种推测,这些推测又往往和诗作者乾隆皇帝联系起来。二、小朝台lnz中国宗教网-中国宗教杂志社

众所周知,作为著名的佛教圣地,文殊菩萨的道场,在五台山的五座山峰之巅,分别供奉着聪明文殊、狮子吼文殊、智慧文殊、无垢文殊、孺童文殊等五尊文殊菩萨。历朝历代,但凡来五台山礼佛的游客,都希望能遍访五山,顶礼五位文殊菩萨,名之曰“朝台”。然而,五座山峰相去甚远,即便是交通如此发达之今天,要真正走遍五座台顶,礼拜五方文殊菩萨,也绝非易事。在交通并不发达的时代,想要遍参五山文殊菩萨则更加困难。据说,乾隆皇帝在屡次欲登台皆被风雨所阻后,对黛螺顶的和尚说:“五年后我再来时,既要登台顶,还要拜五方文殊,你替我办这件事。”到了第五年,黛螺顶的和尚果然想出办法,他们的办法就是,模仿五个台顶的五方文殊,合塑于黛螺顶的正殿(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五文殊殿),这样的话,只要是登上黛螺顶,朝了五文殊殿里的五方文殊,便等于登五个台顶,朝拜了五个台顶的文殊。公元1786年,也就是寺内石碑上记载的乾隆五十一年,乾隆皇帝又一次来到五台山,登上黛螺顶,在五方文殊殿进香,朝拜了五方文殊。为纪念这一不同寻常的登山经历,乾隆皇帝亲笔题诗,刻在黛螺顶碑记之后。从此以后,越来越多的游客和香客都把登黛螺顶来代替朝谒五座台顶,省去许多路程。为了区别两种不同的朝拜方式,人们把登五座台顶朝拜文殊菩萨称为大朝台;而登黛螺顶朝拜五方文殊菩萨则叫小朝台。在五台山,人们亲切地称呼朝台的游客为“台山客”,而在民间又有“不登黛螺顶,不算台山客”之说。五月的一天,因缘殊胜,我们有幸当了一会“台山客”,亲身体验了黛螺顶上的无上清凉。

三、清凉地

寺庙,本为僧众修行的清净场所,然而随着近年来旅游热的日益升温,原本藏于深山无人识的寺庙逐渐都变成了现代人趋之若鹜的旅游胜地,昔日的恬然清净逐渐被喧嚣烦躁所取代。一个最明显的例证便是烧头香、烧高香等不文明燃香活动的日益增多,寺庙的形象也因此受到了严峻挑战。在黛螺顶,乃至整个五台山台怀镇诸多寺庙中,我们见到更多的,是在寺庙山门旁醒目地张贴着“礼佛三支香,有愿必自成”的温馨提示,文明燃香的活动在五台山得到了很好推广。黛螺顶游客不可谓不多,但却没有太多的嘈杂和喧嚣,人们很平静地登山,从容地燃上三支细香,安静地礼佛,在寺庙中徐行,偶遇僧众,则合十顶礼。而在佛殿一隅,时常可见二三学佛者散坐一圈,翻阅经卷,默默诵读。在方丈室,我们拜访了黛螺顶住持——昌善法师,一位中年出家人,慈眉善目,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寒暄过后,昌善法师便向我们讲述了他带领黛螺顶僧众弘法利生的心路历程。在住持黛螺顶期间,昌善法师始终坚持以“戒、定、慧”三学为总纲,遵守“六和”规制,组织僧众学习戒律、宗教政策法规和各项制度,引导僧众正信正行,勤修三学,遵守戒律,严肃道风。近年来,黛螺顶僧伽组织得到了很大的健全和完善,基本达到了僧人道风保持传统化、僧人管理坚持律制化、僧人弘法发扬大众化、僧人生活体现平民化,寺内教务活动如法如律。作为僧人,不仅要精进佛法,还要懂得世间法。与时俱进、吐故纳新在昌善法师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黛螺顶,他组织僧众开展以“科技知识进寺院、政策法规进寺院、和谐文明进寺院”和争创“五好”寺院、争当“五好”僧人为主要内容的“三进两争”竞赛活动和“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黛螺顶僧众爱国爱教、爱山爱庙的自觉性,以及僧人的文明服务意识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组织选派僧人参加各级培训,是昌善法师提高僧人知识水平的又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多年的轮流培训,黛螺顶僧众的综合素质和遵纪守法、爱国爱教的自觉性,僧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作为五台山众多著名寺庙之一,黛螺顶历年来承担并出色完成了众多弘法利生的任务。利用五台山的影响力,积极开展海外交流活动,在圆满完成接待国家领导人和外来参观学习交流团体的接待工作的基础上,昌善法师曾多次带领黛螺顶僧众赴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香港和澳门等地交流,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解决自养的基础上,不遗余力地服务社会是黛螺顶对慈悲济世理念的最好阐扬。近年来,黛螺顶僧众累计捐款280多万元,救灾解困。为了配合五台山申遗工作,更好地保护好寺内文物,投资800多万元用于维修寺庙的所有殿堂,并修建了消防蓄水池等保护文物安全的基础设施。多年的积极努力,使得黛螺顶获得了社会各界和政府有关部门的一致好评。昌善法师曾多次被评为省、市、区“五好”僧人,黛螺顶也多次被评为“综合管理先进寺庙”。2010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国家宗教局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昌善法师被授予“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受到隆重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