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论魏晋南北朝的中北伐
[原创]论魏晋南北朝的中北伐
作者:北欧海盗Eric
(海盗语:上次海盗在论坛上发了个《论孙权五次北伐魏国》其实就是这篇文章的其中一部分,但由于我这篇文章写得太长了,到目前为止已写了两三万个字,不好全发表上来,且不少地方还不够详细,所以海盗把这篇不像文章的文章缩写了一下,至于与三国时期无关的两晋以及南北朝的北伐,海盗就删除掉了,只保留陈庆之的那一次,之所以要保留,是因为海盗真心希望大家能来了解了解这个被历史埋没了的人物,南北朝并不是一个平民百姓所关心或喜欢的朝代,因此南北朝时期的人物大多无法让我们所了解,何况只有占了短短一段时间的陈庆之,但是当年毛主席看到《南史·陈庆之传》后也不禁热血沸腾了起来,可见陈庆之这个人的才能!当然,这里是三国论坛,所以关于陈庆之的那一段,海盗我就更为简略地介绍过去就好了,大家看到我的简介后,如对此人的传记有兴趣的话,就去金狼书屋里下载田中先生所写的《奔流》吧,这本书里虽然虚构了梁祝的故事,但多数地方引用了正史上的资料,对钟离之战的描写也真实可靠。仅此以记。)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南北大分裂的时期,南北之间长期对抗之激烈,是作为处在和平时期的现代人的我们所远远无法想象的。在这个时期,几乎每一年都充满了杀戮,不断地流血、对抗,再流血,再对抗,其恐怖气息无时无刻地笼罩着整个北国、江南、西部。不过,这一个时期也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民族融合,民族问题是三国时期也是相当敏感的一部分,如北方的匈族(即“匈奴”,但这个称号是带有严重民族歧视的蔑称,是一种污辱,迈入现代化今天的我们不可再使用这样伤民族感情的字眼了),还有姜族(姜维很有可能是姜族)、长期困扰东吴的山越、以及诸葛亮曾一度平定了的南蛮等等。这些民族到了南北朝时期已经开始融合,其民族生活方式也与汉人同化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激烈的对抗,导致于暴发了无数次东讨西战南征北伐。海盗我在这里想要说的是北伐,因为北伐战事的意义是最为突出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一:历来北强南弱,北方无论经济、政治、人口、武器、社会制度、文化遗产等等,都要远远地比南方发达了很多。秦始皇轰轰烈烈一统了中国,实际上那时的战国七雄也只是在北方,南方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拿下的。其二:南方地区温暖,南方人大多时刻都在力气花在种田或制盐上,不像北方地带环境寒冷,北方人为了生存,其打猎、捕杀能力无时不刻在锻炼,这样就导致了南方人在没有火炮与机关枪的年代,其战斗能力一直远不如北方。(各位看官翻开历史书看看的话,会发现很多时期北方人打仗时,其粮食供给是来自于南方的,尤其是清朝的时候,秦始皇都得给拥有几亩盐田的寡妇金几分面子)其三:南方江河诸多,其运输业也极其发达,但骑马能力又很一般了,北方人能善于骑马,在战场上跑起来威风凛凛,南方人的骑兵部队很多时候在北方人面前都不堪一击,所以南方人只能在水战上胜过北方,这就导致了南方人绝大多次在防守战上能够据长江之险获得胜利,而挥军北上却很少成功了,至今为止,基本上只有朱元璋是最成功的。而北方人只要突破长江的防守,一般就能拿下整个江南了。晋灭吴、隋灭陈、元灭宋等皆是如此。
综合以上三点,这就说明了南方并不是“只会守城”,而是他们根本不善于陆地战的特点所导致的,他们实际上是“只能防守”,当然,陈庆之和朱元璋是例外中的例外(实际上他们两人的骑兵部队也并非强于北方,而是依靠智胜)。南方的崛起,要从孙权说起。孙权执政后南方的实力有所壮大,但还不足以真正意义上和北方抗衡,仍然是得“联蜀抗曹”,才能勉强维持南北之间微妙的平衡。北方定都点也比南方好了许多,像北京、洛阳都要胜于南京、武汉,孙权则是南京的开拓者了。以后绝大多的南方王朝都在南京定都,但没有一个能够统一全国的,领土最大的宋朝也是一个相当狼狈的王朝,还得对北方称臣。所以朱元璋统一全国后,就把首都从南京迁移到了北京。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国家包括了:东吴、东晋、南宋、南齐、南粱、南陈;北方的国家包括曹魏、西晋、北魏、东魏、北齐;西部的国家包括了:西蜀、西魏、北周。而除了西蜀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以外,绝大多数北伐的主角都落在了六朝——即南方王朝身上。北伐战争可以说是相当令人悲痛的,每次北伐战争都是轰轰烈烈地开始,最后悲壮地告终,从一开始的孙权北击合肥痛失几名大将,到之后的诸葛亮六出祈山病逝五丈原,到东晋祖逖的力图复国劳而无获,再到后来南梁陈庆之的七千兵卒兵大胜魏国百万大军结果却因统治昏庸以失败告终等等,无不是如此。在这么多次北伐中,海盗我最欣赏的是陈庆之的北伐,因为陈庆之的部队只有7000人,而魏国的军队人数总和多达100万,即使这些部队是分散的,消耗都能把7000人给消耗光,但陈庆之却仅凭这7000人就大破魏军47次,连占32座城池,最后竟然连魏国的首都洛阳都给攻克了,魏王最后不得不赶紧逃离洛阳到别处去。可惜陈庆之的才能展现的太晚了,此时梁武帝已不再具有雄心,变得昏庸无能,不肯发给陈庆之援兵,导致陈庆之孤军深入,所占领的城池一一被收回,而且陈庆之还祸不单行,辙军时遇上洪水,几乎全军覆没,梁武帝就这样把一支精锐之师给白白葬送了!当然,陈庆之并没有死,景侯叛乱后雄纠纠地大军南下,结果被陈庆之以弱胜强打得满地找牙,这是后话,且与北伐无关,不多提。上次海盗在论坛里所发表的《论孙权5次北伐魏国》就是本来接下来的这一段,那篇文章是海盗个人整理了,当然免不了会有错误,不过海盗也尽量写得真实了。海盗写那篇文章的本意就是还合肥之战的本来面目,希望大家不要说出“已被认同的事物再反驳是没用的”这样消极的话来。海盗我写了这么多字都不消极,各位看官何必比海盗还要消极呢?当然,这些字数,比起那些文学家们来说那可就是九牛一毛了。关于孙权北伐,上次小关平也希望海盗能够把后来的东吴北伐也给写出来,但海盗对此目前也是有心无力的,因为无论是网络,还是书籍等等,由于历来人们对江南历史不是那么的感兴趣,其研究自然也比北方史少了许多,所以资料海盗我也无法拿出多少,手上所有的资料也不齐全,有些内容还很模糊,年代无法确定,这些都给海盗整理带来了困难。但海盗当然没有放弃过把这些资料给补充完整,一来是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北伐的故事,二来也是为了对得起我那长长的几万个字,我可不想这么就白写了啊。还有就是修改我那篇《论孙权5次北伐魏国》,目前第4、5次北伐还写得模糊不清,有待修改。说了这些,海盗只希望大家明白一点就够了,合肥之战的历史原貌并非像演义中的那样的,也没有演义中的那么简单,而孙权呢,他的军事才能虽然算不上什么大将才,但还是过得去了,几次濡须口之战中,孙权就以弱制强过。实际上,孙权更适合当谋略家而不是冲锋在前的人物,对此孙策和张弘都说明过。孙策占据江东的时候,孙权也是在一旁为兄长出谋划策的,孙策对此很是感到惊奇,那时,孙权才13岁。还有就是人们老是指责东吴对蜀国的北伐袖手旁观,这也是非常片面的看法,因为东吴根本吃不起长年累月的出外战事,不停几年下来生息养国,怎么为以后开辟新的战事呢?魏国面对比自己实力弱了许多的蜀国北伐——即诸葛亮六出祈山,都得承住气忍下来,等时机一到就给予反击,何况经济能力比魏国落后得多的吴国!那时江南才刚刚开发,人口不多,国情恶劣,不利于战事的因素多如牛毛,要求吴国连年征战,这实在很强人所难。上次海盗也说过了,“如果赤壁之战给三国鼎立提供了条件,那么5次合肥之战则促进了三国的形成”,海盗也希望各位看官能够用正直的眼光去看待孙权的五次北击合肥,而不要老把思维局限在演义与志里边。孙权的5次北伐所带来的影响是:牵制了曹操的军事进程,延缓了曹操的征战,客观上使得三国鼎立——当然,孙权的北伐最终目的绝不是为了三国鼎立,这一点看官们也应该能够认识得到。(关于孙权的北伐,前几天海盗已发了个帖子,这里简单说明一下,就不再重复发表了。孙权的5次北伐时间发生在208~219年)在北伐事业中,诸葛亮的北伐是属于西部对北方的战事。关于诸葛亮的北伐,历来人们多给予赞颂,还大举文章说明了北伐的成效与意义;但也有人又把诸葛亮贬得什么都不是,把诸葛亮形容成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如所谓的“非天工作室”等。这样把诸葛亮一下子捧上天,一下子贬入地,也真够劳累死人的。(海盗语:因为海盗大多精力都花在研究江东史上,而对于魏蜀两国就没有那么尽心尽力了,魏国方面海盗大多数人可以写得客观真实点,而蜀国方面除了张飞、刘备、魏延等人以外就很少能有了,北伐事业中还要写到大名鼎鼎的诸葛丞相,真有令人紧张的地方叻~这样一来海盗当然无法最为客观真实地去分析了的,为了避免误会与偏见,海盗在描写六出祈山和九伐中原时就仅用自己的个人观点陈述,而不像写合肥之战那样自主地发表海盗的原创观点了,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原谅)海盗对于诸葛亮的北伐,认为虽然有其弊端,但也有其积极意义在内。有弊端是经济消耗过大,这一点和吴国是相同的,蜀国也不是一个经济比魏国更加发达的国家。而积极意义,在于诸葛亮北伐的动机是为了牵制魏国。第一次北伐发生在228年,当时魏主曹否病死,曹睿继位,诸葛亮趁机向蜀主刘禅进表准备挥军北上,同时部署李严做后勤、陈列驻永安防东吴(再次说明了孙刘联盟只是出自于共同利益)、蒋琬总理内政。此时演义中还有这么一个情节,就是诸葛亮对宿敌司马懿深感担忧,于是派人散布谣言,迫使魏主暂时罢了司马懿的职位后,这才放心地挥军北上。关于这段,一些史书记载得不是特别的详细,海盗就认为这一段是有存在的可能性的,由此看来,诸葛亮为北伐可做下了不少的准备。对于诸葛亮的精心部署,魏国方面也做了相应,命夏侯懋镇守长安、令曹真、郭淮驻眉县防赵云的军队,派张合率50000军队西拒诸葛亮。魏国如此部署,其理由在于坚守,待国力强大后再反击蜀国。这样也可以从侧面看出诸葛亮北伐的积极性。对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人们要么就渲染得神乎其神,要么就贬低得一文不值,两面极端,很少有人愿意客观公正地去评价他。其实诸葛亮的才能虽然不至于到妖人的程度,但也不会什么都不行的。诸葛亮善于治军,但用兵方面很是谨慎,这一点就连三国演义中也没有否认(见司马懿之言)。而在用人方面,诸葛亮是失当的,这个失当并不是说诸葛亮用了无能之人,而是诸葛亮并没有让其人尽其才。如马谡,其实马谡适合作为谋士,而不适合作为前锋。他作为一儒之将,即使不胆怯,想要像张飞、赵云那样勇猛地冲锋陷阵,那是很苛刻的要求。虽然说历史上还有像陈庆之、曾国藩那样连马都不会骑的人都能去前线打仗,但并非每个儒将都能办到如此,毕竟陈庆之、曾国藩只是少数中的少数、例外中的例外罢了。马谡失街亭后,诸葛亮为严明军纪斩了马谡,海盗认为这又是诸葛亮的失误了。因为当年魏将张合败于张飞后,曹洪曾想斩了他,但考虑到张合是曹操的爱将,便给予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果然,张合后来成为了诸葛亮北伐中的一大障碍,诸葛亮最后还得依靠智谋才能除掉张合。而诸葛亮在这个人才紧缺的时期,却没有宽恕马谡,这实在很难以说服人。当然,历史上诸葛亮究竟有没有斩过马谡,这是个问题,有些史料是说马谡后来受罚入狱,结果诸葛亮还没来得及赦免他就病死在了牢狱里。如此看来,关于马谡之死也不能全怪诸葛亮了,演义中写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可能是为了说明诸葛亮严明军纪吧,但这却历来成为倍受人们批评的地方。廖立曾挖苦过刘备“不会用兵”,诸葛亮“不会用人”。但反过来说的话,就可看见这一君一臣只要站到一起,就能够双龙齐飞了。诸葛亮北伐中还犯下了不少战略失误、战术失误等等。但是在自己没有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能够打败曹真、郭淮,射杀张合,牵制司马懿等人,仔细一想也很了不起。实际上海盗小时候是很崇敬诸葛亮的,这一来与小时读看三国故事时接触到诸葛亮的故事有关,而另一个方面诸葛亮却实也很有才华,历来史学家们把曹操和诸葛亮两人作为重点对象研究,也不是偶然的。也许有人会说:“这还不是完全依靠了三国演义的吹捧!”其实并非绝对是这样,早在唐朝的时候,就有不少崇拜诸葛亮的人了,像杜甫就是其一。陈寿也很崇拜诸葛亮,但写三国志时,陈寿还是写得很客观的。另外:尊刘贬曹、赞诸葛亮的思想并非由罗贯中所首创,而是自古有之,尤其到了元朝的时候,汉人倍思祖先,因此人们但用曹操和在蒙古出生的吕布来影射北方的蒙古统治者,而“流着汉室血统”的刘备就成为正统了。可以说,演义是因为和了人们的口味才得以宣传,而不是演义一本书就把所有人都给洗脑了。当然,演义得到宣传后,三国人物的形象就进一步再人们心目中改变了,这也是事实。第一次北伐最终以诸葛亮街亭和箕谷失利而告终。第二次北伐仅仅在几个月后,即同年的冬天,张合东下,关中虚弱,诸葛亮急率几万兵走故道、出散关、暗渡陈仓。魏将郝昭死守城池,诸葛亮派人诱降失败,双方相持了近一个月,蜀军粮尽只好退兵。在此次北伐中,蜀大将魏延曾因进不下城池,诸葛亮大怒,几乎想要对其处决,因怜其才,蜀中又缺将领,所以最终没有实行,此后才是诸葛亮派人去诈降郝昭。在此顺便说一下魏延吧。魏延之才,可以说一直不被历代人们所重视,人们对魏延也一直没有好感——只因他的“反骨”。而实际上,诸葛亮到底有没有说过这句话,他到底有没有说过要杀魏延,这点也很成疑问。而诸葛亮生前知道魏延为人很自以为是,担心他出在一些方面出大乱,杨仪究竟是不是利用了诸葛亮这一点担忧,就编了个“丞相命我来讨伐魏延”、实际上却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的谎言,这也很成疑问。还有诸葛亮死前只有杨仪等少数人在场,魏延却不在场,诸葛亮到底有没有把军权全部交给杨仪,这点更是成为疑问!而《蜀书》里说魏延发现杨仪想要带领部队与他争权的阴谋,所以他想趁先除掉杨仪,又有谁能肯定这是否才是史实呢?但不管怎么说,魏延被扣上了“反叛”的帽子,出自于对他的反感,历来人们对他能力的评价自然大打折扣。实际上,魏延的战功也很出色,汉中争夺战和南征是他就受到刘备和诸葛亮的重用,其发挥极其出色,北伐时也打败了王双、郭淮等人,能力可见一斑。他的缺点大体在上居功自傲、自以为是上边,像他这样有野心的人,到底是想要向魏国称臣,还是想要在诸葛亮死后趁机控制蜀国,这点恐怕永远也争不休了,但可以肯定的是,魏延是这场政治斗争中的失败者!还有一点,就是魏延并非是从韩玄部下投靠刘备的,记得演义中魏延首次登场的时刻吗?就是刘备逃亡夏口的那次,那时魏延其实已经加入了蜀军,由此看来,诸葛亮在魏延刚入伍时也并没有说守魏延有“反骨”。魏延也一直受到了重用,夺下汉中后,人们一直认为是由张飞来作汉中太守,张飞自己也这么觉得,但后来当上太守的却是魏延,震惊了所有人,可见刘备对他的信任。在为魏延是否有想过反叛提出置疑的同时,也给诸葛亮澄清一下,希望网友们不用再硬把这两个人给对立起来了。说完魏延,再重新来说一下诸葛亮的北伐。第三次北伐就在第二年(229)春季,与上一次北伐仍然是仅仅过了几个月。这次北伐稍微有了成效,诸葛亮派陈式取武都、阴平,被郭淮击退,陈式被诸葛亮处决,之后诸葛亮亲率兵马与郭淮决战,最终击退了郭淮军攻占了二郡。第四次北伐发生在230年,魏国曹真没有依天时地利就进军蜀国,天下大雨、道路艰险,诸葛亮派遣魏延、吴懿北上大破魏军,魏延斩了敌将王双首级。这一次北伐,是属于防守战。第五次北伐发生在231年,魏国派费曜守上圭,其他的将领全部前往救祈山(从这来看,魏国是很重视祈山的),这次诸葛亮决定除掉司马懿这个对手,亲自率领军队挑战司马懿,但司马懿据除坚守不出,诸葛亮求战不得,双方再度相持了好几个月,蜀军再一次粮绝退兵。第六次也是诸葛亮人生最后一次北伐发生在234年,这次诸葛亮为好避免与之前犯同样粮绝的错误,用了三年的时间来治理国家,准备充足以后约兵东吴一齐出师,再度挥军北上,这一次,诸葛亮的军队多达10万人。蜀军进入陇东后在眉水县与曹真、司马懿对垒。之后诸葛亮又驻军五丈原,想要利用渭水两岸来切断关陇要道,创造有利态势来歼灭司马懿。这次军饷较为充足,诸葛亮打算与司马懿对峙下去,但百余天后,诸葛亮就因积劳成疾病逝了,享年54年。诸葛亮死后,设计骗过了司马懿的追击,大军最终安全返回了蜀国内。演义中第103回中,诸葛亮与司马懿在葫芦谷会战,于是引发了诸葛亮放火想烧死司马懿,最终司马懿被一场大雨救回的情节,当然,这场战役是虚构的,演义中有的版本说诸葛亮放火的同时也想把魏延给烧死,有的版本则没说到,这是不是罗老的原创,海盗就不清楚了。但诸葛亮是没有想过烧死魏延的,这点也要澄清一下,还有就是诸葛亮究竟有没有想过要杀魏延,海盗仍然是置疑重重……诸葛亮北伐的意义何在?以前有人发过一篇文章,说诸葛亮的北伐也给魏国带来了经济损失,从诸葛亮死后,三国之间维持了好些年的“和平”来看,这种说法未必没有可能成立。有人说“这不过给诸葛亮北伐失败脸上贴金罢了,损失了可是蜀国!”海盗仍然不赞成这种极端的言论,的确,诸葛亮的北伐是很消耗物资的,但和魏国的经济是否受到了损失并不相冲突,至多说这是两败俱伤的局面,而不是说蜀国损失了的话,那么魏国就没有损失了,这种说法不成立。当然,海盗这么说只能代表个人观点,希望不会伤了不同意这种观点的人的自尊。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诸葛亮当初北伐的时机是选在魏主曹丕病逝的时刻,这样看来,诸葛亮的北伐仅管后来失败了,但北伐的动机仍然有积极的一面,的确,曹丕一死的话,魏国就进入了紧张时期,诸葛亮想要在这时趁虚而入,也并非没有依据。这些在上边也说过了。诸葛亮真正能人的地方显然是在治国方面,历史书上说明诸葛亮和张飞是当时蜀国人最为崇拜的人物,这样看来也并非没有道理的。(诸葛亮的北伐发生在228~234年)与诸葛亮北伐同一时期,陆逊也参加过北伐,这发生在诸葛亮的第六次北伐的同时,但陆逊并没有成功,演义中对陆逊的这次北伐也是轻描淡写,只说陆逊见北伐已无成功的可能性,于是就设计退军了。这一点与正史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当时主要是因为陆逊认识到魏国会东下,于是赶紧退军回守如此这般。对于陆逊的这次北伐,海盗暂时不想多做评论,等以后关于东吴北伐的资料多了的话再一齐说明吧。海盗只希望看官能够知道,东吴绝不是在袖手旁观的。(陆逊的北伐发生在234年)关于陆逊也要说明一点,那就是陆逊后来的命运。孙权的一生是明智的,但晚年却变得犯忌君臣,不少臣子受到迫害过,陆逊就是其中之一,对于陆逊的死,史书上也说的很模糊,但可以说和孙权有关系,不管这个关系是直接还是间接的。孙权死后,吴国进入混乱,继承者中再也找不到和他一样才能的君主了。孙权19岁就能击败内贼的叛乱登上王位,但孙亮就无法了,这个孙权也要负责任。吴国下一次北伐,已经是再后来的事情,即陆抗伐晋,但那时孙皓专权,已经晚了。(陆抗北伐发生在272年)再说说姜维的北伐,姜维可是九伐中原的,其次数之多甚于任何人,历时长达25年。同样是北伐,人们却对诸葛亮的姜维两人的北伐有着不同的评价。这一来的确是姜维有着给蜀国雪上加霜的成份在内,但另一个方面,人们评论事物也带有双重标准的嫌疑。演义姜维成为了诸葛亮的弟子,正史这并没有记载,只说了姜维是依照当年诸葛亮的战略方针来进行的。不过诸葛亮死后,整个蜀国中能对魏国用兵的,确实只有姜维了,蜀国已达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紧张状态。姜维九伐中原中,其主要对手为邓艾,两个人都是智勇双全的将领,彼此之间交手很多次,且互有胜负。实际上,对于姜维的北伐,罗老的描写是相对较为真实的,姜维在九次北伐中,与郭淮、夏侯霸、陈泰、邓艾等人在甘肃地区的沓中、南安、天水、上圭、狄道、临洮、襄武一带不断地周旋,而当蜀国有难时,他又不断退守当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时拿下的阴平、武都,还有平阙、乐城、汉城(此汉城并现在韩国那个汉城)等地带以卫汉中,可谓奔波不断!姜维北伐中原后,魏国大军反击,展开灭蜀行动,此时姜维在舍阳平要塞和汉中两处地方进退两难,而魏国又三军南下。和李秀成想做太平天国的独木一样,姜维也做了独木想要支撑起蜀国这个即将倒塌的大厦,但什么都晚了,姜维最终还是改变不了蜀国灭亡的命运。姜维北伐的千秋功罪:姜维9次北伐,其利是牵制了魏国,使魏国不敢对蜀国掉以轻心,一时间不会对蜀国大军征伐。而北伐中所取得的成效是相当消极的,一来朝廷给予姜维的兵力和军饷皆有限,二来姜维独木支撑蜀国的所有城池,使得姜维每次有所战果后都不敢久守城池。姜维的北伐也是消耗极大的,北伐时间之长给予蜀国很大的压力,姜维九伐中原后,魏国立即挥军灭蜀。但是蜀国的败亡责任并不能全部一律地推到姜维一个人身上。首先朝廷后期腐败,这个腐败当然不是像演义中的,仅仅指刘禅一个人;其次蜀中人才极其缺泛,姜维再大的能力也无法独挡全面。即使姜维不北伐,蜀国最后的综合国力是否真的就能在众臣们的治理下赶超魏国,这也是很难说的。(姜维的北伐发生在238~263年)陆抗的北伐是10年后的事儿。280年,晋灭吴后,全国形成了统一,但在这群不合格的开国君臣的领导下,全国很快又陷入了纷乱之中。西晋灭亡后,东晋政权南移定都建康(南京),南北大分裂进一步促成。在东晋时期还有祖逖的北伐,此次北伐是为了收复晋国失去的领土,可惜晋国领导人自从来到江南后生活过得舒适,已没有多少心思想要去北上了,祖逖的命运最后与辛弃疾、陈亮、岳飞无异。在东晋时期当然还不止这一次北伐而已,而东晋之后的王朝更是还有很多次北伐,南北之间的重点放在了合肥上边,“淝水之战”相信大家不莫生吧?还有钟离之战是南胜北的战事,可惜君主过错,丧失了进一步夺取战果的机会,还有就是前边说过的南梁陈庆之7000人挥军连胜47战攻克32城的北伐,还有其他的北伐在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