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东塔:曾名列清末“盛京八景”

2022-05-19

7月28日,沈阳市政府召开“四塔”(即东塔、西塔、南塔、北塔)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会议,决定到2013年全运会前,将“四塔”地区建设成为展现沈阳历史文化风貌的市民休闲中心。8月4日,各媒体又报道了“四塔”周边整治方案。资料表明,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就是仿沈阳四塔之作,它晚于沈阳四塔8年,艺术价值逊于沈阳四塔。为使读者对沈阳“四塔”的历史有进一步了解,本报记者特别组织了这组稿件,并按东、西、南、北的次序刊发。

今天,沈阳民间还有这样的传说:当年,皇太极听信喇嘛大师“建四方白塔可使国家统一”的游说,于是在沈建造了四个高33米,由基座、塔身、相轮三部分组成,外形相似的白色圆肚实心砖砌的高塔。

记者从沈阳收藏家詹洪阁收藏的历史资料中看到,清太宗皇太极于崇德八年(1643年)仲春敕令,以沈阳古城为中心,在东西南北四方各距中心庙2.5公里左右的地方修建四塔四寺,即:东塔永光寺,取义“慧灯普照”;西塔延寿寺,取义“虔祝圣寿”;南塔广慈寺,取义“普安众庶”;北塔法轮寺,取义“流通正法”。《世祖实录》顺治元年六月十八日条:“盛京四郊塔工成,赐诸喇嘛宴,及鞍马、币帛、器皿等物有差。”即四塔于1644年六月完工。满文档案还记载,顺治元年六月十九、二十二、二十五、二十八日,分别对北塔、东塔、南塔、西塔逐一开光,并举行了隆重的开光仪式,可见当时对四塔的重视程度。

如今,在东塔旁,仍可见一块《敕建护国永光寺碑记》,记述了建四塔的目的、规模及时间。我们所见的东塔是一座藏传喇嘛塔,俗称大肚子白塔,基座为方形束腰须弥式。在转角和每面中间均立两根石柱,将其隔成一个壶门。中间壶门置砖雕宝盆、宝珠及火焰纹,左右壶门各置一只高大隆起的砖雕麒麟,昂首怒目、威武如生。基座上是宝瓶式塔身,据说,塔内还放有镀金佛像、麻雀木乃伊、经卷等物。塔身之上,是13层相轮及塔刹,塔刹由铜铸宝盖和宝珠等饰物组成,宝盖之下悬有12个铁制风铎,风吹铃动,声音悦耳。整座宝塔设计完美,古朴庄重,工艺精湛,展示了清代高超的建筑艺术与民族特色,是中国古代建筑之杰作。有资料表明,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就是仿沈阳四塔之作,它建于1651年,晚于沈阳四塔8年,基座为素面,艺术价值逊于沈阳四塔。

据《盛京通志》记载,东塔旁的永光寺原有大殿五楹,碑亭两座,天王殿三楹,钟鼓楼两座,山门三楹,禅堂、僧房二十四间。乾隆八年(1743年),清高宗弘历东巡盛京时,御书“慈育群灵”于永光寺。清末民初,在金梁撰写的《奉天古迹考》里,“东塔春耕”入选新“盛京八景”。

东塔的塔刹部分曾在“九一八”事变后,被日本飞机撞坏,塔身残破不堪。1984年,沈阳市政府对东塔加以修建,并建“东塔园”。现在,这里是一处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