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姚江学派有什么理论?姚江学派的主张

2022-05-19

姚江学派

〖姚江学派〗创始人王守仁,字伯字,明朝中期浙江余姚(今浙江余姚县)人。少年时拜娄谅为师。因曾筑室于故乡阳明洞中,故世称阳明先生,因而也称该派为阳明学派、早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修文县治)驿丞。后因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宸濠之乱”,官至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生活时代,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认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即破除不利于封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思想很困难。于是积极提倡所谓“去人欲,存天理”的“致良知”说,企图通过加强封建道德的灌输以拯救社会危机。该学派的学术思想是主观唯心主义,提出天下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认为:“夫心之本体,即天理也”,“所谓良知也”;”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黄宗羲:《明儒学案·姚江学案》,本文下同)即“心”也叫做“良知”,又称“天理”,指先天的道德观念。当论及人的感觉与事物的关系时,说:“你来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显然“良知”说是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延续和发展。该学派提出“致良知”的格物说。认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即“致知格物”不是探求事事物物的客观规律,而是把心的“良知天理”贯彻到事物中去,使事事物物与我心的“良知”相符合。“致知必在于格物,物者事也”,“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即“致知格物”就是克服意念中的不善,保存意念中的善。为概括“致良知”,王门四句教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因为“良知”本体处在“未发之中”,“无前后内外,浑然一体”,是天然的十全十美的,因此说它无善无恶。当人心发生意念活动时,则有善与不善的区别,而“良知”自有知善知恶的本能,应顺从“良知”去扩充善念而克服恶念。

“致良知”的过程和能力也即“致知格物”。还认为“致知格物”就是“正心”“诚意”。说:“大学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主张“致吾心之良知”于全社会,甚至于鸟兽。所谓“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以达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而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矣。夫是之谓明明德于天下,是之谓家刘国治而天下平”。该学派提倡“知行合一”说。认为:“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即当人看到美好的颜色时产生美感,既是知,也是行;闻到恶臭时产生恶感,既是知,也是行。

[page]

“知行合一”说否认了知与行的区别,否认了知来源于行。在教育方法方面主张“随机导引,因事启沃,俟其感发兴起,而后开之以其说”;对儿童教育,反对“鞭挞绳缚,若待拘囚”,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该派知名学者很多,有:徐爱、蔡宗□、朱节等76人。该派代表著作有《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该学派建立起一套复杂的心学体系,并逐渐派生出众多的心学派别,从而成为明代学术的主流。对当时和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黄守羲推崇此派之学曰:“有明学术,从前习熟先儒之成说,未尝反身理会,推见至隐,所谓‘此亦一述朱,彼亦一述宋’耳。高宗羲云:‘薛敬轩、吕径野《语录》,皆无甚透悟。’亦为是也。自姚江指点出‘良知人人现在,一反观而自得’,便人人有个作圣之路。故无姚江,则古来之学脉绝矣。”(《明儒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