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为什么虚写六场战争?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家喻户晓,作战部署周密,深谋远虑,有神机妙算之称。他的一生中确实打过不少胜仗,并有很多的故事流传下来,如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率众南征,治戎讲武,以俟大举。围陈仓,曹真斩双。自出至建威平二郡。这些战绩无疑把诸葛亮推上了军事领袖的尖峰,但是他晚年精心策划的六出祁山,却是屡屡败北,并因此赔上性命。把诸葛亮后期的形象定位在失败上,不知道作者罗贯中的用意何在?而且《三国演义》里的六出祁山实际上只有两次,也就是说罗贯中虚写了六场战争,并且一笔带过,在诸葛亮打胜仗的时候,却不惜笔墨来描写。这就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诸葛亮,在他叱咤三国风云的背后有何玄机?
《三国志》载: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三国志》载: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邰交战,射杀邰。
《资治通鉴》载:汉丞相亮命李严以中都护署府事。严更名平。亮帅诸军入寇,围祁山,以木牛运。于是大司马曹真有疾,帝命司马懿西屯长安,督将军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以御之。斋暝三月,邵陵元侯曹真卒。至自十月不雨,至于十月。司马懿使费曜、戴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馀众悉出,西救祁山。张郃欲分兵驻雍、郿,懿曰:“料前军能独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遂进。亮分兵留攻祁山,自逆懿于上邽。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懿遇于上邽之东。
《资治通鉴》载: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馀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毘杖节为军师以制之。护军姜维谓亮曰:“辛佐治杖节而到,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亮遣使者至懿军,懿问其寝食及事之烦简,不问戎事。使者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已上,皆亲览焉;所啖食不至数升。”懿告人曰:“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亮病笃,汉主使尚书仆射李福省侍,因谘以国家大计。福至,与亮语已,别去,数日复还。亮曰:“孤知君还意,近日言语虽弥日,有所不尽,更来亦决耳。公所问者,公琰其宜也。”福谢:“前实失不咨请,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故辄还耳。乞复请蒋琬之后,谁可任者?”亮曰:“文伟可以继之。”又问其次,亮不答。斋之。是月,亮卒于军中。
从上面的这些记录可以看出来,诸葛亮曾率蜀汉军队北伐攻魏,前后历时七年,皆以失败告终。正史中诸葛亮用兵祁山只有两次。但是《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是六出祁山,虽然对败绩不泼墨描写,但是每次失败的原因都毫不袒露的呈现在读者眼前,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想到了,作者是在安排诸葛亮的命运结局。但是诸葛亮的名声太大了,刘备请他是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赤壁之战、三气周瑜、六斗司马懿,简直就是料事如神。诸葛亮的遗憾是没有统一中国,毛泽东曾分析诸葛亮统一中国失败原因:“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失败就是失败,我们都要尊重历史事实,但是《三国演义》为何要虚构六出祁山呢?在向我们提示着什么呢?我想这只有从这六场战争的失败中找原因了。。。。。。。。
一出祁山:诸葛亮是在节节胜利的情况下,充满了壮志豪情,但因错用马谡失街亭,导致被迫后撤,以失败告终。
二出祁山:被司马懿牵制住,诸葛亮欲求速战,但久攻不下,后盾粮草全无,不得已撤兵。
三出祁山:诸葛亮已有成绩,进兵陈仓、建成,进驻祁山,但因病重,不敢与司马懿恋战,无奈返回。
四出祁山:诸葛亮抓住了司马懿伐蜀的战机,进攻祁山,但是刘备中了司马懿的反间计,下令诸葛亮班师回朝。
五出祁山:因李严这个奸贼谎报军情,粮草供应不上,就说是东吴攻蜀,诸葛亮只得返回救蜀。
六出祁山:司马懿大胜孔明,诸葛亮看到损失惨重,怒火攻心,病情加重,命丧烟硝,全军撤回。
从这六出祁山失败的原因可以看出来,诸葛亮身体病重并不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失街亭、被司马懿牵制住,兵无粮草,这都是兵家的大忌,神算诸葛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刘备中反间计,下令诸葛亮班师回朝,还有李严的谎报军情,都是失败的直接原因。写到这儿,我们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六场失败的战争了。罗贯中真是用心良苦,既然是小说,就不能按照史记来创作,多多少少会偏于现实,以求作品的完美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要告诉我们的是,要完成统一大业,必须要有坚实的群众为基础,并为人民谋利益,军民团结一致,抓住战机,否则即使是奇才神算诸葛亮,也难逃失败的结局。《三国演义》虚写的这六场战争,不得不为我们折服,这与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竟然不谋而合,明确指出了资产阶级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