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古代科举都有哪些奇葩事?原来严格的科举还有这么随意的一面?

2022-05-19

很多人都拿今天的高考跟古代的科举相比,其实这两者完全不能比。同样也是决定命运的考试,同样也是很多人一生中重要的出路,但是相比起今天,古代的科举却显得有些奇葩,那么古代科举都要哪些奇葩事呢?

和今天一样,古代的考生也是可以查卷的。虽然阅卷官的主观喜好会对结果影响很大,但是没被选中的考生也可以看看考官的简单批语,就可以知道自己为啥没被录取。就是因为这样诞生了好多有趣的段子。

如果古代有微博,每年放榜时,一定是段子手最热闹的时候。

虽说考官都是官员,就算录取了,也多为上官,一般是不敢得罪的,但是也有敢和考官顶嘴的学生。

当时清朝可靠,有位乌巡抚莅书院视考,正好赶上书生用饭。大家也知道食堂的那种场面,那个时候也是争先恐后的样子,这个乌巡抚就觉得斯文扫地,当场就说,好一群老鼠!众人都不敢说话,唯独有个人立刻反唇相讥:鼠无大小皆称老;龟有雌雄都姓乌。

真不敢想这位考生的命运!

想这样跟考官对答的,宋朝也有。欧阳修有次主考就发现有考生跟他撞名字了。这人就有点不开心了,就在批语里写:司马相如蔺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这位考生也是不服气,立刻回对:长孙无忌魏无忌人无忌我亦无忌。欧阳修看后叫绝,又补录了这位考生。

当然也有写的不好的文章,对于这种不知所云的文章,纪晓岚就曾给过一句批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单看有点懵,但放在点评文章的点上就可以理解了,就今天的话,可以理解为:你写的这堆鸟语在说啥,是不是想上天?

清代有一次科考,有一次以《鸡》为题,有个考生在“中比”写道:“其为白鸡耶,其为黑鸡耶?其为不黑不白之鸡耶?”考官评语三字:“芦花鸡。”该考生在“对比”中又写道:“其为公鸡耶,其为母鸡耶?其为不公不母之鸡耶?”考官评语更简炼,仅有两字:“阉鸡。”

这一类算是奇葩的,落选了也就落选了,但是有的人落选了却连秀才的功名也没了。

清代的《坚瓠戊集》里记载着一个故事,某次考试题目语出《论语•卫灵公》,要考生围绕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写篇文章。有个秀才写道: “一代一代又一代。”这是地地道道的白话文,形同儿戏了。

所以考官给他批道 “二等二等再二等”,把该考生定为六等。按照明清的“六等黜陟法”,这秀才回到乡里也当不成秀才了。在考卷上开玩笑的今天也是有的,在卷子上画画或是重复写一个片段之类的,但是今天也就是个零分,在古代却是一句话就剥夺了功名,这玩笑就开得有些大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