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雪火突击红石镇:旋风司令韩先楚威名扬

2022-05-19
一次阵亡7人却歼敌1个师又1个团的成功伏击,一个25:1的神奇记录,一场几乎无人知晓的伟大战斗。<br/>1947年4月3日6时,在东北一个叫做红石镇(位于今吉林省柳河县)的地方,突如其来的猛烈炮火打破了凌晨的寂静。炮火急袭之后,东北民主联军的指战员们顶着凌厉的寒风,踏过没膝的积雪,对当面敌人发动了快速绝伦的勇猛冲击。这场战斗仅仅持续了短短的10个小时,却诞生了一个惊人的记录:国共双方人员损失25:1。国民党军1个师又1个团的部队在战斗中遭到毁灭性打击,东北民主联军仅仅阵亡7人。<br/>这是一场本应当彪炳千秋的经典伏击战,长期以来却一直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伟大的战斗理应成为人类永恒的记忆。本人在此抛砖引玉,诚请各方人士批评指正。<br/>一、狭路相逢黑土地<br/>1947年3月下旬,国民党军和东北民主联军在“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中的较量走到了最后阶段。经过此前3个多月的连续作战,国民党军机动兵力较少,士气低落。相反,东北民主联军不断发展壮大,各部队战术素养迅速提升,国共双方实力差距逐渐缩小,东北战局正在悄悄发生着可以决定历史走向的重大转变。<br/>松花江解冻后,东北民主联军北满部队南下策应不便,从而给了杜聿明可乘之机。杜聿明决定继续坚持“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以一部兵力监视东北民主联军北满部队,集中主要力量,对南满临江地区发动第4次进攻。杜聿明调集11个师约20个团,共计10万人,由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长官郑洞国亲自指挥。国民党军兵分三路,中路部队担负主攻任务,左右两路部队负责策应中路作战。中路部队主力为13军第第89师,另有54师162团、暂编20师一部等多支部队,总计约10个团,指挥官为13军军长石觉。3月27日,国民党军开始发起进攻。此后,其左、右两路部队行动谨慎、缓慢,中路第89师则骄兵冒进,气焰嚣张,大有不克临江誓不罢休之势。<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82/42/82428C1A0AA7125ACFF0D7643599FB58.jpg"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alt="雪火突击红石镇:旋风司令韩先楚威名扬"/><br/>在同期解放军灿若星辰的战将之中,韩先楚毫无疑问是最为出色的人物之一。韩先楚将军用兵不循常规,往往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作战方案。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之下,东北民主联军违背先打弱敌的原则,把战斗力较强的第89师作为攻击目标,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此外,韩先楚善于使用炮兵,注重步炮协同,使用步兵时强调对敌穿插迂回,分割包围,这些特点在红石镇伏击战中都得到了体现。临阵换将本为兵家大忌,但红石镇伏击战的巨大成功告诉我们,如果选择得当,临阵换将同样也能够收到奇效。<br/>红石镇战斗期间,国民党军各路增援部队均受到东北民主联军顽强阻击。第89师和54师162团覆灭以后,国民党军各路部队即行后撤,著名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宣告结束。此战之后,国民党军“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彻底破产,整个东北战场上形势逆转。东北民主联军开始发动一次又一次的反攻,直到彻底击败自己的对手。<br/>红石镇参战双方此后的命运几乎可以说是整个战局转变的一个缩影。13军在战后的战斗报告中明确承认“本军元气大损”。此后13军一蹶不振,日趋没落,直到1949年1月在北平接受和平改编。东北民主联军第3、4纵队在红石镇伏击战之后迅速成长为解放军的钢铁雄师。1947年秋季攻势中,刚刚升任第3纵队司令员的韩先楚率领部队长途奔袭威远堡,“旋风部队”威震一时。辽沈战役中,第3纵队奇袭胡家窝棚,一击制胜,名垂青史。第4纵队则在辽沈战役的塔山阻击战中,以坚不可摧的铁血阻击为东北战场战略决战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第4纵队4个团级单位在战后被授予光荣称号,这在解放军历史上真可谓是空前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