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兵变与宋朝的建立的必然联系
陈桥兵变与宋朝的建立
陈桥兵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兵变,这次近乎和平的兵变,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包括加强政治上的中央集权,推行重文轻武等一系列举措。但是陈桥兵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完成了五代十国向宋朝的转化。陈桥兵变与宋朝的建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赵匡胤画像
后周的周世宗驾崩,七岁的孩子周恭帝继位。于是赵匡胤自导自演了陈桥兵变,最后逼周恭帝禅让帝位,赵匡胤由于在军队驻扎宋州,所以立国号为宋。可以说是陈桥兵变促进的宋朝的建立。陈桥兵变与宋朝的建立看起来是两件事情,其实这都是赵匡胤自导自演的一幕,兵变成功后,赵匡胤的母亲就曾说过赵匡胤的志向不小,今天果然实现了这类话。赵匡胤先是和军中的兄弟商议好此事,忽然说辽兵来犯,赵匡胤以兵少为由拒绝出征,迫使皇太后赋予他最高军权,出城后城中就开始了点检为天子的传言,而赵匡胤就曾用这个方式逼走前一任点检。果然,行军到陈桥驿时,士兵中也流传此言,并觉得皇帝年幼,不如拥立赵匡胤为帝。最后趁赵匡胤熟睡之时,他的弟弟和部下为其披上黄袍,高呼万岁。兵变成功后,石守信等大将开门迎接。
陈桥兵变与宋朝的建立都是赵匡胤的一手策划,只是分先后完成而已。但是无论如何,兵变是一次成功的兵变,宋朝的建立同样为民族的发展提供契机。
陈桥兵变时间
陈桥兵变是历史上有名的事件,通过此次兵变赵匡胤迈向人生的巅峰,但陈桥兵变时间却鲜有人知。
赵匡义画像
陈桥兵变时间在公元960年2月3号,也就是当时的大年初三。在这个本是全国庆祝新年的时候,后周王朝却开心不起来。在大年初一,边境传来辽军大军压境的消息,宰相范质在不明真伪的情况下,派遣赵匡胤领军前去抵御辽军。但是赵匡胤却推辞了,理由是兵少将寡。不得已范质把军权交给了赵匡胤,这时赵匡胤才领军出发。
公元960年2月3号,即大年初三,赵匡胤率领的大军终于离开了京城。当天晚上也就是3号晚上,大军到了一个叫陈桥驿的地方,这时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以及赵普两人对那些兵众说:皇帝年幼,就算我们现在拼死作战,将来皇上也不放在心上,不如立点检为皇上。众人纷纷附和,于是大家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黄袍让赵匡胤穿上,赵匡胤半推半就的接受了众人的拥戴。
正月初三晚上,赵匡胤宣布了大军进城的纪律,并且于正月初四带着部队返回京城,当天就在里应外合之下控制了整座京城。并且当天就逼着恭帝退位,自己继位,改国号为宋。整个陈桥兵变时间从大年初一开始到初四结束,整个兵变的的关键就在初三的晚上,也就是公元960年2月3号。以上就是陈桥兵变时间的相关介绍了。
陈桥兵变在哪里
公元960年,在一个叫陈桥驿的地方发生了震惊四方的大事:陈桥兵变。这次事件使得中国再次经历改朝换代,这次事件的主人公赵匡胤被推到了历史的最前沿。那么陈桥兵变在哪里发生的呢?
赵匡胤像
陈桥兵变发生在一个普通的驿站叫做陈桥驿,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东南部。卓河上的桥现在叫余桥,是一个军事重地,在500米外就是双集,如今还尚存一部分的遗址。现今的遗址旁还有一个大槐树,相传宋太祖赵匡胤用它拴过战马。
陈桥兵变在哪里呢?当年赵匡胤带着大军到达陈桥驿这个地方时,便驻扎下来不再继续前进。当天晚上在这个驿站里,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对手下说当今天子年幼,不能分辨是非,我们在前线英勇杀敌,皇上不一定能记住我们功劳,还不如立点检为天子。众人纷纷便是赞同。
当天晚上,赵匡胤在陈桥驿站里喝醉了酒,将士们把一件早已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了他的身上,并且高呼万岁,赵匡胤假装半推半就的就答应了。于是震惊中外的陈桥兵变就在这简陋的陈桥驿站里完成了。第二天,赵匡胤从陈桥驿出发,返回京城。在里应外合之下当天就兵不血刃的占领了京城。后来改国号为宋,并且把当初的陈桥驿的官员升了职。陈桥驿就因为这次事变而出了名,这便是陈桥兵变在哪里发生的内容了。
陈桥兵变的皇帝
公元960年,在一个叫陈桥驿的地方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此次兵变之后赵匡胤逼着当时的后周恭帝退位,自己成为了皇帝,改国号为宋。赵匡胤自己也开创了古代不流血改朝换代的先例。但是鲜有人知道陈桥兵变的皇帝是周恭帝。
后周恭帝像
赵匡胤从年轻时一直跟着周世宗柴荣一起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周世宗柴荣也是对赵匡胤倍加信任。赵匡胤也因为自己的战功与地位的提升,在军队之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后来赵匡胤又用计让周世宗柴荣除掉了先前的殿前都点检,自己从而升为了殿前都点检。后周显德六年,年仅7岁的恭帝继位。朝中权力掌握在符太后及宰相范质手中,这时朝廷里已有人察觉赵匡胤可能夺权,建议除掉他,但是后周恭帝仍然让赵匡胤掌管禁军。
在960年的初一,朝廷得到奏报,辽军压境。此时由于后周恭帝年幼,根本就无法处理这件事,符太后也是手足无措,只好问计于宰相范质。范质在并没有审查的情况下,匆忙让赵匡胤带兵。此时的后周恭帝赐予了赵匡胤可以调动全国的兵力的权力。
但是,赵匡胤却在陈桥驿那里接受属下的拥戴,准备夺权。并于公元960年一月四号率兵返回了京城并兵不血刃的占领了京城。陈桥兵变的皇帝后周恭帝还没做一年的皇帝,就在赵匡胤的胁迫下进行了禅位,自己则被赵匡胤封为了郑王,这便是关于陈桥兵变的皇帝的相关介绍了。
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是历史上著名的事件,通过这个事件赵匡胤掌握了后周的军政大权,胁迫恭帝退位,自己做了皇帝。而此番事件赵匡胤出师的理由是契丹的入侵,因此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也就有了一定的关系。
耶律阿保机画像
其实契丹族以前是一个相当分散的民族,但是到了公元907年,契丹出现了一个军事天才,即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他统一了契丹各部,并且取代了上一代的可汗,成为新的大可汗。在这过程当中,耶律阿保机又四处征战,先后打败了反叛他的各个部落,声势十分浩大。接着他建立了一个奴隶制国家,名字叫契丹国。在这过程中耶律阿保机还制定了法律、建造了都城、确立了皇位世袭的合法性。完成这些以后耶律阿保机继续南征北战,占去了广大的地盘;包括当时的燕云十六州,于是契丹国逐渐强盛起来了。
对于陈桥兵变,简单来说就是赵匡胤在辽军侵犯边境的时候率军前去抵御,但是大军到了一个叫做陈桥驿的地方后,就不再向前走了。当天晚上赵匡胤在手下将士的拥戴下,自己半推半就的当上了皇帝,并于第二天,率军返回都城,里应外合之下,兵不血刃的占领了京城。接着他又逼迫年幼的恭帝禅位,自己当了皇帝改国号为宋。
比较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两个事件,可以看出正是契丹的兴起使得它有实力骚扰后周的边境,赵匡胤利用这个机会,成功的发动陈桥兵变。这便是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之间的关系了。
陈桥兵变的历史意义
陈桥兵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兵变,也是最成功的一次兵变,陈桥兵变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人员的伤亡和战乱的影响。隋唐之后,中国版图再次混乱不堪,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混乱的纷争中不管哪次兵变都是伴随着流血和牺牲,而陈桥兵变却是通过近乎和平的方式让皇帝选择了禅位,成就了兵不血刃进行王朝更迭的奇迹;因此陈桥兵变的历史意义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同一般的。
赵匡胤画像
陈桥兵变的历史意义在于改变了政权的争夺方式,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争夺过程中,轻则掳掠,重则屠城,而这种通过多方政治手段,如此平和的兵变实属罕见。除了争夺方式的变化,陈桥兵变的历史意义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的影响尤为突出。陈桥兵变反映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够强硬,导致节度使等军阀割据,不听中央号令。所以在宋朝建立之后,赵匡胤上演了一幕杯酒释兵权,将地方军权收回中央,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通过陈桥兵变之后,宋朝开始了重文轻武的政策,此后宋朝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宋词成为唐诗之后的有一个文化巅峰,促进了文化向市民阶层转移。
陈桥兵变的历史意义不仅仅是促成了宋朝的建立,完成了北宋对中国的统一这么简单。更主要的是这次和平完成权力交接的形式,对后世的政治影响格外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