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汉武帝为何在晚年要停止对匈奴的进攻呢?
汉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值得后人铭记的一段历史,他为我们带来了空前的威严和足够的自信。它用那个朝代的名字,给了我们这个伟大民族永远的标签——汉。
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盖世无双。数次北伐匈奴,将彪悍的匈奴人赶往漠北,结束了「用和亲换和平」的屈辱历史,彻底解决了北方匈奴带给汉民族的威胁。
公元前133年至119年,汉武帝抱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决心,和匈奴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战争。
公元前133年,王恢向汉武帝建议,利用匈奴贪财的本性,诱其深入马邑县城,聚而歼之。因御史叛变,计谋败露,马邑之谋由此失败。
公元前127年,匈奴左贤王以两万骑兵进犯上谷、渔阳,在韩安国首战失利的情况下,汉武帝派大将卫青率3万精锐骑兵出云中,向西迂回包抄,一举击溃匈奴白羊王和楼烦王,俘获俘虏数千人,收复了河套地区,将西汉防线北推至黄河沿岸,河南之战取得大胜。
燕然山之战是武帝在位时最后一次对匈奴大规模用兵,也是其一生中对匈作战最大的失败。连同两年前的天山之战、浚稽山之战的失败,汉军损失兵马十余万人,元气为之大伤,河南、河西、漠北三次大战连胜的大好局面为之逆转。败局的形成,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与之相比,匈奴在战争中逐渐熟悉了汉军的弱点,战前都将辎重妇孺安置到漠北以让士兵没有后顾之忧;战争中重用卫律、李陵等熟悉汉军情况的降将训练、指挥匈奴军队,发挥其优势;当汉军出击时隐藏部队避其锋芒或派出小股部队交战,待汉军疲惫或撤退时再出动骑兵穷追猛打;针对汉军分路出击的特点,重点攻击其一至两支,保持兵力优势,对其他汉军则采取回避态度。
?
从政治上来说,汉武帝连年对外用兵,穷奢靡、好鬼神、滥刑罚,导致民不聊生、民怨沸腾,乃至出现流民数百万、农民起义连年不断的危局。汉朝以征兵制为主,士卒主要来自征发的农民,流民四起必然减少汉军的兵源,民间的苦难必然影响汉军的军心士气。其统治集团内部爆发的激烈内部斗争,最终酿成惨烈的内乱,不但军民死者数万人,太子、皇后、丞相、御史大夫等人死于非命,汉军的重要将领公孙贺、公孙敖、李广利等人也被卷入政治漩涡,或死于非命或被迫投降,都直接影响了战事。
因此,汉武帝以其一人之力,打到匈奴几度失败逃窜也够可以的了。只是碍于战争对于农业王朝的高成本,难以长期维持,最后来个轮台罪己诏了事,也算是有反思精神的大气上档次的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