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道教养生之养形之道

2022-05-19

道教的养形之道相当广泛,主要包括导引、按摩、漱咽、拳术、体育和行跷等,尤以导引为最重要。

按摩,即《内经》之所谓“按跷”者也,是运用祖国医学中的经络学说,借鉴医学中的按摩推拿,用按压、扣击、揉摩、捏推、提滚等手法作用于人体尤其是经络循行部位,“引血气之通流也”,作为养生之按摩,分为自我按摩和他人按摩两种。

导引——为保持内气不衰之法,其特点是在意念的指导下,将肢体运动,呼吸运动,自我按摩密切结合起来,使四肢百骸做各种俯仰屈伸转体运动,使肢体“导气令和、引体为柔”(李颐语),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养筋健骨,除劳却烦,从而能“内炼精气神,外炼筋骨皮”。

从1974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医学资料中,即有《导引图》,绘有导引姿势图40余种。《黄帝内经》中总结当时行之有效的五种治疗措施中就包括“导引按跷”。足见养形之道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庄子•刻言》中有“熊经鸟申”两种方法,《淮南子•精神训》中又增有“凫浴猿躩鸱视虎顾”四种。汉末名医华佗根据《吕氏春秋》季春纪所说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理论和《淮南子》中的六禽戏,结合自己平日的观察实践,制定了祖国医学上极为出名的“五禽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其弟子吴晋,“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晋《抱朴子》中又有龙导、虎引、燕飞、龟咽、蛇屈、兔惊、猿据、天府、地伸等动作记载。陶弘景编有《导引养生图》一卷,“图分三十六势,如鸿鹤徘徊,鸳鸯戢羽之类,各绘像于其上”。《云笈七签》集道教养形之精华而盛行于世,编有《太清导引养生经》、《王子乔导引法》、《云鉴导引法》等导引专辑。在《云笈七签》卷三十六《云鉴导引法》中说:

道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劳动故也。若夫绝源停流则秽臭滋积;委木在野,则虫蝎大半。真人远取于物,近取之于身,故上天引健而无穷,七曜运动而能久。小人习劳而湛若,子优游而易伤;马不行而脚直,车不驾而自朽。导引之道,务于祥和,俯仰安徐,屈伸有节。《服气精义论•导引论第三》中也阐述了导引术理论说:

夫肢体关节,本资于动,用经脉荣卫,实理于宣通。今既闲居,乃无运役事,须导引以致和畅,户枢不蠹,其理信然,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其性命也。脉经者,所以行血气也。故荣气者,所以通津血,强筋骨,利关窍也。卫气者,所以温肌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也。

《宁先生导引养生法》说:

所以导引者,令人肢体骨节中诸邪气皆去,正气存处有能精诚勤习理行之,动作言语之间,昼夜行之,骨节坚强,以愈百病……皆可按图视像,于其疾所在,行气导引以意排除去之。行气者则可补于中,导引者则可治于四肢。自然之道,但能勤行与天地相保。

这是说导引可以除去身体中的邪气,保存正气,可以意念将疾病排除。导引可以按图去作,有立式、坐式、卧式等。隋唐以至近代所出的以柔为主的锻炼方法如八段锦、八卦拳、易筋经、太极拳、慢行百步法、大成拳、武当剑等,均为道教养形之道。据《修真十书杂著捷径》说:钟离权真人所传八段锦,有文武两种,文者属于静坐按摩,导引行气功。其法为“一、握固、静坐、扣齿。二、鸣天鼓摇天柱(弹耳、击脑后、左右摇头)。三、舌搅漱咽。四、两手搓热摩肾堂。五、单开辘轳。六、左右辘轳。七、左右按顶。八、“手双虚托,低头攀足”。武者属于平立导引健身心外工,其歌诀云:

一、两手擎天理三焦。二、左右开弓似射雕。三、调理脾胃臂单举(左右单举)。四、五劳七伤向后瞧。五、摇头摆尾去心火。六、背后七颠百病消。七、攒拳怒目增气力。八、两手攀足固肾腰。

方法简单,易学易作,关键是持之以恒,自见功效。又据《云笈七签》卷三五导引按摩云:

清旦未起,啄齿二七,濑漏唾三咽气,寻闭而不息,自极。乃徐徐出气,满三止。便起,狼踞鸱顾,左右自摇曳不息,自极复三。便起下床,握固不息,顿踵三,还上一手,下一手亦不息,自极三。又*手项上,左右自了戾不息,复三。又便两足及*手前却自极复三,皆当朝暮为之,能数充善,平旦以两掌相摩令热,熨眼三过。次又以指按目四皆令人目明。按《经》云:拘魂门,制魄户名曰握固,与魂魄安门户也。此固精明目留年还魂之法,若能终日握之,邪气百毒不得入。(握固法,屈大拇指于四小指下把之。积习不止,即眼中亦不复开。一说云,令人不遭魔魅)。内解云:一曰精、二曰唾、三曰泪、四曰涕、五曰汗、六曰溺,皆所以损人也。但为损者有轻重耳。人能终日不涕唾,随有漱漏咽之,若恒含枣核咽之,令人爱气生津液,此大要也(谓取津液非咽核也)。常每旦啄齿三十六通,能至三百弥佳,令人齿坚不痛。次则以舌漱漏,满口中津液,咽之三过止。次摩指少阳令热,以熨目,满二七止,令人目明。每旦初起,以两手掩两耳,极上下热绥之二七止,令人耳不聋。次又啄齿,漱玉泉三咽,缩鼻闭气,右手从头上引左耳二七,复以左手头上引右耳二七,令人延年不聋。次又引两膑发举之一七,则总取发两手向上,极势抬上一七,令人气血通,头不白。又法,摩手令热,以摩面,从上至下去邪气,令人面上有光彩。又法摩手令热,摩身体从上至下,名曰干浴,令人胜风寒、耐气热、不头痛、百病皆除。夜欲卧时,常以两手揩摩身体、辟风邪……

养形之道与养神之道是中国传统养生学中的两类主要内容,两者是辩证的统一。养形之始,须先养神畜精以做准备;养神之中,须做出一定的姿势和动作。养形功中,要求精神集中、专一,达到一种“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亦动亦静,动静结合”的境界。意志、呼吸、形体运动三者的高度统一,是道教养形学的一大特色。